鄭州交警微信號開通微舉報功能以來,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違法內容涉及違法停車、壓線、闖禁行等,對于違法行為形成了全社會監督的良好社會氛圍。
3月23日,針對部分市民提出存在舉報不成功的問題,鄭州交警對如何正確使用“微舉報”進行詳解。
舉報失敗911條,占比22.16%
2021年近三個月以來,后臺共收到群眾舉報4111條,其中違法停車2907條,占比最大,高達70.71%;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480條,占比11.68%,機動車占用專用車道297條,占比7.22%。在4000多份舉報中,舉報成功2958條,占比71.95%,舉報失敗911條,占比22.16%。
看看如何使用“微舉報”
微信舉報功能的具體操作流程是:
關注“鄭州交警”微信公眾號。
點擊底部菜單“便民大廳”,進行實名認證后。
點擊“更多服務”,選擇“微舉報”,選擇違法類別,目前可以舉報的違法行為有:機動車走非機動車道,機動車占用專用車道,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闖紅燈,違反禁令標志指示、違法停車。
完善違法信息,填寫違法時間,輸入詳細的違法路段。
選擇號牌顏色、填寫車牌號碼,上傳違法圖片(至少三張)。注意:需要上傳違法車輛正、側、后方的三張照片,照片保持清晰;對于行駛過程中的車輛,請確保上傳的照片具有明顯連續的位移。
填寫手機號碼,核對舉報人信息,已實名認證的用戶無需填寫,系統自動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核對信息無誤后點擊提交。
舉報信息提交后,工作人員將對照片進行審核篩選,移交轄區大隊,由轄區大隊對違法行為進行治理或對當事人進行提醒和警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的,證據清晰明確的情況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例進行處罰。
審核結果會通過微信推送給舉報人,舉報人也可在“微舉報”,“舉報歷史”中查看。
為什么不能上傳視頻?
為保證舉報內容真實、有效性,目前僅支持實時拍攝、上傳照片,望大家予以理解。后續將對接行車記錄儀廠家,拓展視頻上傳舉報形式,不斷打造警民互動新渠道、新形式,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感,最終實現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城市交通環境”的理念。
舉報失敗的原因是?
舉報失敗可能存在以下三類原因:
1、違法類型不符。
有些舉報人對交通違法行為的認定不準確,例如,舉報機動車“加塞兒”,應上傳至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違法類別中;舉報貨車上高架,應上傳至機動車違反禁令指示標志類別中。另外,抓拍畫面要反映出此種客觀情況,否則不符合舉報要求。
2、信息不完全或不準確。
舉報時上傳的違法照片要求每張都必須有完整、清晰的車輛號牌,如果上傳照片中未顯示被舉報違法車輛號牌,或被舉報違法車輛的號牌清晰度難以辨認,則不符合要求。
3、照片不符合舉報要求。
舉報照片或視頻中,被舉報車輛號牌拍攝不清晰、不完整,無法辨識查實,是舉報失敗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些舉報照片不能客觀、完整、準確記錄交通違法行為全過程(例如僅拍攝車牌號或車輛、場景的局部)。
照片無法顯示周邊參照物及交通標識標線情況(例如在小區、學校等內部不宜認定違法的路段,可通過“微信挪車”功能、尋找物業或報警處理)。
舉報交通違法存在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如駕駛人駕車時使用手機舉報。在行車途中發現交通違法,行車中的駕駛員嚴禁使用手機進行拍攝,可讓副駕駛及乘車人員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記錄、拍攝違法,凡是駕駛員使用手機拍攝的違法行為,鄭州交警將不予審核通過。
群眾舉報后是否會直接處罰?
處罰有著非常嚴格的程序和規則,這取決于違法舉報拍攝素材的真實性、清晰度、時效性、信息的完整度、信息呈現的客觀度等等,及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執法嚴格不僅是從嚴執法,更要嚴謹執法,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
目前采取的措施是:
對大家舉報的照片進行審核篩選,移交轄區大隊,由轄區大隊對違法行為進行治理或對當事人進行提醒和警示。
屬于嚴重違法行為的,證據清晰明確的情況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例進行處罰。
不同的舉報內容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設置舉報目的不是為了處罰,更多是為了大家共同監督,減少違法和不文明交通行為,最終是希望大家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舉報有獎勵嗎?
獎勵政策相關部門還在制定中。
舉報有什么注意事項?
(一)舉報人應當填寫真實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并在必要時協助公安機關開展違法行為調查核實工作,公安機關會做好舉報人個人隱私信息保密工作;
(二)舉報人舉報的違法行為信息必須是真實的,如虛構舉報信息,公安機關將會取消舉報人的舉報資格,并追究舉報人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違法視頻的拍攝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舉報人不得在駕駛車輛過程使用手持設備拍攝視頻以及實施其他影響安全駕駛的行為,支持上傳行車記錄儀等車載視頻攝錄設備所截取的違法圖片;
(四)拍攝到的違法行為圖片,請于48小時內完成舉報,以便公安機關及時審核處理。
“鄭州交警”已上線15項功能
據介紹,鄭州交警支隊微信公眾號賬號名稱“鄭州交警”。截至2021年初,已上線功能15項,其中車駕管業務便民服務5項,如:個人信息認證、車駕管業務繳費、違法處理繳費、窗口業務在線預約、滿分審驗在線教育。其他便民服務10項,如:電子通行證、限行提醒、拖車提醒、駕駛證狀態提醒、駕駛證審驗學習提醒、機動車檢驗提醒、拖車查詢、微信挪車,在線舉報,快撤快賠等。
目前,實名認證用戶18萬余人,微信違法處理3.4萬人次,電子通行證辦理287萬人次,拖車提醒8萬余人次,累計服務群眾超260萬余人次。待上線功能4項,如:在線復議、一鍵救援、保險購買、微選號等。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玉東 通訊員 李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