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科技日報:中國制造,這樣崛起!

        2025-10-21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近日,世界最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啟明號”在河南鄭州成功下線。“啟明號”由中鐵隧道局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聯合研制,其下線標志著我國在超大直徑豎井裝備領域實現了技術新突破。

        世界最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啟明號”(中鐵1399號)在鄭州成功下線。圖片來源:中鐵裝備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2014年5月,在位于鄭州的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叮囑,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中原大地建設制造強省指明方向。

        11年來,河南以創新為核、產業為基、品牌為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制造業向智、向質、向品牌轉變,探索出一條以“三個轉變”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道路。

        從制造轉向智造

        6年前的那個下午細雨綿綿,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煤機”)全體職工激動不已——“總書記來到企業看望我們了!”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煤機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一語中的,點出了企業轉型升級之道。”鄭煤機黨委書記、董事長焦承堯話語鏗鏘,“我們要牢記囑托,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從綜采發展到智能開采,從生產型企業轉型到科技服務型企業,鄭煤機的創新升級路徑清晰,步伐堅實:2020年,首套成套化智能綜采工作面在平煤二礦運行,實現成套化裝備“從0到1”的突破;2021年,國內首個單一廠家供應成套化裝備達產并出口土耳其,叩開外部市場;2023年,10米超大采高兩柱掩護式液壓支架在陜煤投入應用,刷新全球紀錄。

        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圖片來源:鄭煤機

        創新沒有休止符。今年4月28日,鄭煤機正式更名為“中創智領(鄭州)工業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告從傳統裝備制造商轉向智能工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煤礦機械、汽車零部件及工業智能等板塊協同發力,非煤機業務收入占比超過50%。

        企業蝶變,折射城市躍升。作為鄭煤機總部所在地的鄭州,圍繞“制造強市”專項行動,布局未來產業,搶灘新興產業,嫁接傳統產業,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今日之鄭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智能網聯客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氣體傳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鋁板帶箔、冷鏈食品、體外診斷產品生產基地。

        “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定信心建設制造業強省。”今年5月29日,河南省召開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中原“智造”再提速。

        從速度轉向質量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軸集團”)考察時,對企業職工說:“現代制造業離不開科技賦能,要大力加強技術攻關,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邁向高端制造提供了根本遵循。”洛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新瑩表示,“在新征程上鍛造‘工業關節’,我們充滿信心。”

        七十一載薪火相傳。自1954年建廠以來,洛軸集團已構建起九大類型、3萬余種規格的全譜系軸承家族——從內徑僅幾厘米的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軸承,到外徑數米的盾構機、風力發電機軸承,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每一步都烙下中國制造的發展印記。

        如今,高端軸承產值占洛軸集團總產值70%,風電主軸承國內市場占有率逾40%,盾構機系列主軸承更一舉打破國外壟斷。


        2025年7月9日,全球最大22米輾環機全系列軸承下線儀式舉行。圖片來源:洛軸集團

        “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王新瑩說,“我們將進一步布局海上風電、高速鐵路和新能源汽車等賽道,堅定不移發展高端制造業。”

        洛軸之進,折射一省之變。近年來,河南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整合創新資源:推動省實驗室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重組省級重點實驗室,依托龍頭企業建立技術創新中心;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購置研發設備,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河南省科技廳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科技處處長董雅松介紹,河南制造領域近3年共計獲批包括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等相關國家級項目22項,實施省級重大科技項目460項,投入國家和省財政資金17.07億元,帶動研發投入75.98億元,取得了一批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為川藏鐵路、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貢獻了“河南方案”。

        從產品轉向品牌

        10年前,正是在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

        “總書記的話時刻激勵著我們。”中鐵裝備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卓興建表示,公司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著力提升創造驅動力、增強質量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目前,中鐵裝備產品出口至34個國家和地區,產銷量連續8年世界第一。“中鐵裝備成為我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探路者和引領者,關鍵在于堅持以標準樹品牌。”卓興建介紹,中鐵裝備推動《矩形土壓平衡頂管機》等6項英文版國標納入國際招投標體系,實現了以“標準出海”提升企業品牌辨識度和競爭優勢地位。

        中國出口海外最大直徑盾構機“帕蒂加朗號”。圖片來源:中鐵裝備

        盾構機揚帆出海,只是河南制造銳變的縮影。如今,河南的電力、盾構、農機和礦山等裝備制造業水平領跑全國,金剛石、尼龍、納米材料等新材料產業異軍突起。神舟飛船、國產航母、C919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中,都鐫刻著“河南制造”的身影。一大批河南裝備制造品牌通過自主創新,搶占了產業制高點。

        擔當國之大者,奮進制造強省。2025年上半年,河南交出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8%,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90.7%。

        “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銳表示,河南將進一步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實施力度,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強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給,積極融入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目標、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河南力量。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