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河南省“十四五”時期推進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情況。河南交上了一份河湖安瀾、水光瀲滟的“十四五”水利答卷——
預計到今年底,全省“十四五”期間可落實水利建設投資2800億元以上,較“十三五”增加61%。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庫2540座,5級及以上堤防工程1.67萬公里,流量5m3/s以上水閘3505座(其中大中型水閘350座),蓄滯洪區14處(含北金堤),大中型灌區299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8萬處,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持續優化,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水生態保護修復體系不斷完善,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水旱災害防治能力
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長度2572公里
堅定扛牢水旱災害防御“天職”,統籌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確保了防汛抗旱工程安全正常運行和防洪安全。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袁灣水庫主體工程按期完成,漢山水庫、昭平臺水庫擴容工程順利實施,開工建設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海河流域9個蓄滯洪區,除險加固白龜山、田崗等94座大中小型病險水庫,新增防洪庫容2.1億立方米。
開展主要支流重點河段治理10條、山洪溝防洪治理202條,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長度2572公里,謀劃的長江流域青山水庫、黃河流域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海河流域合河水庫、淮河流域龍山水利樞紐等重大防洪控制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防洪保安根基不斷夯實。
關鍵詞:現代水網體系
謀劃“八橫六縱、四域貫通”布局
深入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結合河南水系和工程實際,統籌流域和區域、存量和增量,謀劃了“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的水網布局。
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區和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引江濟淮(河南段)、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等重大輸配水工程建成通水,出山店、前坪、故縣等水庫灌區項目相繼開工,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引黃調蓄工程有序實施,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化、建管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工作持續推進,新建規模以上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17億立方米,水網覆蓋率從65%提升至78%,確保了供水安全;我省成功爭創全國省級水網先導區,平頂山、南陽成功爭創市級水網先導區。
關鍵詞:水利重點領域改革
交易水量居全國第三位
始終堅持用改革的思維和方法破解水利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點和堵點。
印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水利任務實施方案,明確10個方面50項改革事項88條具體改革任務。
深化水資源稅改革,推進水權交易,累計達成水權交易意向或協議44宗,涉及水量17.8億立方米,交易水量居全國第三位。
加快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庫均實現專業化管護。推進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十四五”期間共融資1214.8億元,占總投資的42%,投資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
本報記者 李宇航 王戰龍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