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鄰居節開幕式上的“好鄰居故事”環節,嵩山路街道啟福社區居民李永峰的事跡,如同一股暖流涌上在場觀眾心頭,讓大家不約而同豎起大拇指,為這位身邊的“好鄰居”點贊。
作為鄭州市文明市民、中國紅十字應急救護講師、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這位“多標簽”鄰居,用2000余小時志愿服務、147次獻血、日常網格守護,為社區繪就了溫暖底色。
家門口擺上“急救地攤”
“大家看,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時……”在啟福社區的小廣場上,李永峰常帶著急救教具“擺地攤”,把課堂搬到居民“家門口”。自2021年7月加入鄭州市紅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務隊起,他已累計投入2025小時志愿服務,只為讓應急救護知識“接地氣、入人心”。
每次“出攤”,攤位前都擠滿了人。大人們湊在跟前記要點,小朋友蹲在一旁看演示。從燒傷溺水的緊急處理,到心肺復蘇的每一個標準步驟,再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實操技巧,李永峰和隊友們時而站立比畫,時而彎腰示范,遇到居民提問,更是手把手指導,直到對方熟練掌握。“我就是想讓大家‘會急救、能救人’,一起守住身邊人的安全。”這句樸實的話,成了他的初心。
這些技能曾多次在危急時刻“救命”:他曾幫吞下西梅果核的10個月大嬰兒化險為夷;曾在街頭及時救助疑似心梗(后確診為主動脈夾層撕裂)的男子,爭分奪秒聯系醫生助其脫險;還曾為心臟驟停的老人跪地做了無數次胸外按壓,與死神賽跑。每一次挺身而出,都讓“會急救、能救人”的信念在社區深深扎根。
22年獻血147次
“第一次獻血時,沒想過會堅持這么久。”自2003年起,李永峰累計獻血147次,總獻血量達37750毫升,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用一滴滴熱血為他人生命“續航”。
而這份大愛,還在家庭中實現了傳承。2021年8月19日,女兒18歲生日當天,在他陪伴下第一次獻血。巧的是,這天也是他的第100次獻血。冥冥之中,是傳承,也是一種接力。
此后,李永峰還常帶著女兒參與“急救地攤”,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公益的力量。“希望能把這份奉獻精神傳遞給下一代,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中來。”他的話里滿是期許。
微網格里的“貼心人”
除了普及應急救護、堅持無償獻血,李永峰還是社區微網格里的“貼心人”。每天,他都會在網格內巡查,查看小區環境衛生是否整潔、基礎設施有無損壞;每年4月,他還帶著志愿者幫助行動不便、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人代審老年卡,解決老人煩心事。
“生命不息,行動不止。”李永峰說,未來他要繼續做好社區的“好鄰居”,用更多行動為社區繪就更溫暖的底色。
本報記者 劉偉平 景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