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河南省疾控中心發布10月健康風險提醒

        2025-10-0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正值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各地迎來出行高峰,民眾外出旅游活動增多,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

        今日,河南省疾控中心依據傳染病及相關健康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面向公眾發布10月健康風險提醒:居民本月需重點關注防范蟲媒傳染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食物中毒。

        蟲媒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是指以蚊、蚤、蜱等節肢動物為主要傳播媒介,通過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體通過血液進入人體組織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常見的有登革熱、基孔肯亞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瘧疾等。假期出游人員增多,人口流行性增加,外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確保個人健康安全并防止境內外輸入病例引發本土疫情。

        【防護措施】

        加強環境管理。定期清理家中積水,并密封所有可能積水的容器,安裝紗窗、蚊帳等措施以降低蚊蟲叮咬風險;及時清除雜草和垃圾避免蜱蟲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養,減少野外放牧,并同步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做好個人防護。在野外應穿長袖衣服、扎緊褲腿,裸露皮膚噴涂驅避劑、驅蚊劑,避免在蚊蟲出現的高峰期,尤其是黃昏、夜晚到野外活動。

        避免境外感染。出國前了解目的地蟲媒傳染病流行狀況,做好個人防護準備。

        做好境內監測。回國入境時需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癥狀后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生相關旅居史,以便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隨著秋季氣溫降低,病毒性腹瀉逐漸進入高發季節。諾如病毒具有傳染性強、傳播快、免疫保護時間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點,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最主要病原體,可通過污染的水、食物傳播,也可經氣溶膠吸入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是引起感染的常見食品。近期秋季開學和臨近“雙節”假期引起人群流動聚集增加,各類學校、托幼機構、餐飲和旅游機構發生聚集性或暴發疫情的風險上升。

        【防護措施】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尤其是飯前便后、準備和加工食物前。

        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牡蠣等貝類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后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吃不干凈的水果和蔬菜;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確保水源的安全,不喝生水,桶裝水的選用應符合衛生標準。

        注意規范化處理。被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環境或物體表面,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在處理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和消毒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以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認真清潔和消毒雙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主要癥狀為發熱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膚黏膜出現皮疹、皰疹或潰瘍。進入10月,我省手足口病可能出現發病次高峰,學校和家長要關注兒童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健康監測。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傳播、飛沫傳播、消化道傳播等,主要通過接觸患者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接觸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傳播。該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復;少數患者可伴有多種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發生死亡。

        【防護措施】

        保持良好的手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兒童在觸摸公共物品后、接觸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廁后、進食前等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正確洗手。

        加強環境和兒童用品的消毒。特別是對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并對家里地面、桌面、門把手、床圍欄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接種EV71疫苗。接種EV71疫苗能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建議6月齡以上兒童盡早接種EV71疫苗,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全程接種。

        兒童在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應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避免與有發熱、出疹的兒童接觸。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如發現兒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現皰疹,應及時帶孩子就醫。托幼機構、學校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做好室內通風消毒工作。如果發現病例異常增多時,要立即報告當地疾控部門和教育部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近期,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呈低位波動態勢。恰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民眾外出旅游活動增多,人群流動頻繁且交流密切,要始終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障自身與他人的健康安全。

        【防護措施】

        強化高風險人群保護。對基礎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高風險人群采取針對性措施使病例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治療,盡可能減少重癥及死亡病例發生。及時發現并處置托幼機構、學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可能發生的聚集性疫情。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堅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注意休息,注重營養,增強體質。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擋,避免手直接接觸口鼻。

        加強個人防護。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人員,如確需前往(探視病人)要正確佩戴口罩。

        合理用藥,按需就診。感染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癥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它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種。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還伴有發燒。吐瀉嚴重者還會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雙節”假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罹患食物中毒的風險也相應增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加工環境清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

        【防護措施】

        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不采、不買和不吃野生蘑菇、野菜等。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重視加工涼拌類和生冷類食品的清潔。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盡量放10℃以下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外出就餐應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餐廳,保持良好就餐方式,盡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污染的風險。

        特別提醒

        【假期出游防護】

        金秋十月,天氣涼爽,國慶恰逢中秋,不少市民都有假期外出旅游、走親訪友計劃。為確保能平安健康地度過期盼已久的小長假,享受與親朋好友的歡聚時光,一定要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1.盡量不去有疾病流行的地區旅行,外出時可穿長袖長褲,涂抹驅避劑,避免蚊、蜱等昆蟲叮咬,預防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瘧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蟲媒傳染病。

        2.近期氣溫下降,外出游玩時要及時加衣,注意保暖。若有長途旅游計劃,要提前查看目的地的天氣狀況,準備合適的衣物。旅行期間密切關注沿途和當地的天氣預警信息,合理規劃路線。

        3.關注個人和家人健康狀況,加強健康監測。旅行途中要適當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身體不適時應暫停出游計劃,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皮疹等可疑癥狀要及時就醫。

        記者 王紅

        分享到: 編輯:李佳露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