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9.25鄭州晚報民生周刊 | “券”力以赴 買!買!買!

        2025-09-2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滿城“中國紅”正在上線

        花園路懸掛起國旗

        國慶將至,鄭州滿城“中國紅”即將上線。近日,鄭州市城管局遵循“安全美觀、整潔有序、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原則,精心制定2025年國慶節、中秋節懸掛國旗及氛圍營造工作方案,圍繞國旗懸掛、夜景亮化、綠化景觀、市容保障等營造節日氛圍。

        國旗飄揚

        國慶期間,鄭州市將在金水路、中原路、嵩山路等重點道路和城市出入口、CBD、二七廣場、四個中心等重要區域,按照統一懸掛國旗的高度、角度和規格,規范懸掛國旗。同時,各區(開發區)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鎮居民院(樓)、沿街門店等在門前恰當位置升掛國旗,形成濃厚國慶氛圍。

        光影聯動

        戶外宣傳與夜景亮化,讓城市晝夜皆有節日韻味。全市LED電子大屏將滾動播放迎國慶、慶中秋公益海報及標語,樓體夜景同步開啟重大活動及重要節日模式,在亞細亞、東區尚座、花園路丹尼斯等重點商圈的裸眼3D電子屏加大播放頻次,吸引市民駐足打卡,讓愛國主義情懷與團圓氛圍融入公共空間。對樓體及立交橋夜景設施開展全面排查整修,修復故障點位、更換破損燈具,保障節日期間能亮盡亮。

        綠化煥新

        圍繞嵩山路、花園路、航海路等主要道路,以及東區CBD、四個中心、出入市口、大型商超周邊等重點區域,市城管局將分階段推進綠化景觀升級,同時組織各級綠化管理部門對轄區綠地穿插地栽、擺花布景,讓城市以“高顏值”迎佳節。

        綠化升級突出節日與文化氛圍,主干道選用萬壽菊、一串紅等花期長、色彩艷的時令花卉,以地栽與盆栽結合打造連貫花景;出入市口、市民廣場等地,以花壇、花架為載體,融入燈籠、中國結等傳統元素,打造“喜慶、祥和、團圓”主題微景觀,讓市民在賞景中感受雙節韻味。

        市容有序

        針對節日期間人流密集特點,鄭州城管將引導商戶規劃專用停車區域,加強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管理。同時,重點整治占道經營、露天燒烤等問題,保障街面有序;加大出入市口、車站、商圈等重點區域及背街小巷、施工工地周邊清掃保潔力度,實現全域無死角;集中排查處置車行道坑槽、窨井沉陷、人行道破損等市政病害,沖洗維護高架橋及隔音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讓市民出行更安心。

        本報記者 谷長樂/文 周甬 馬健/圖




        鄭州將發放5.6億元補貼

        買新能源汽車 最高補貼4000元

        本報訊(記者 成燕 安欣欣)9月24日,記者從鄭州市商務局獲悉,為搶抓消費旺季,加速汽車消費潛力釋放,鄭州市將開展2025年“暢行煥新”綠色購車補貼活動,在鄭州市范圍內按照“總額控制、先到先得、用完即止”的原則,發放5.6億元“暢行煥新”綠色購車補貼。

        本次補貼活動有明確的范圍要求。9月20日(含當日,下同)至12月31日(含當日,下同),在鄭州市轄區內(含航空港區)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并在鄭州市完成登記上牌的個人消費者(不含單位用車,下同),可申請給予一次性補貼。活動補貼(同一輛新車)不能與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同時享受。

        購車地以新車《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載明的開票地為準,需在鄭州市轄區內(含航空港區)。購買新車和登記上牌時間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上載明的開票日期及《機動車登記證書》上載明的登記日期為準,均需在9月20日至12月31日之間。

        補貼標準根據購車價格設定不同的補貼金額。新車購車價格5萬元(含5萬元,以購車發票載明價稅合計數字為準,下同)至15萬元(不含)的新能源乘用車可申請補貼3000元;新車購車價格15萬元(含15萬元)及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車可申請補貼4000元。需注意的是,若資金提前用完,活動自行結束。

        本次活動按照“先自行購車、再申領校驗”的流程開展。9月20日至12月31日,個人消費者在鄭州市轄區內(含航空港區)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并完成新車上牌手續后,可在鄭好辦APP“暢行煥新”活動頁面(“暢行煥新”活動頁面將于10月中旬上線)提交相關資料及信息,完成申請。提交申請日期截至2026年1月10日24時。

        個人消費者提交申請后,鄭好辦平臺將對提交的申請進行資格校驗。審核通過后,鄭州市商務局將分別于2025年11月、12月,2026年1月上旬將審核通過的消費者名單在市商務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時間7個工作日,公示到期后將委托鄭州銀行按相應補貼資金額度兌付至消費者個人賬戶。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消費者在本次活動期間最多可享受一次新能源汽車消費現金補貼。每輛享受本次補貼活動的新車不能享受國家以舊換新補貼。參加本次活動的補貼申請人和購置新車所有人應為同一消費者,在補貼申請審核期間,申請人所購置的新能源機動車應始終登記在其名下,不得進行轉讓登記或變更。


        滿100元減20元 滿200元減50元

        “雙節”逛吃 明天10點繼續搶券

        本報訊(記者 成燕 孫婷婷)今年“國慶”恰逢“中秋”,這個假期注定熱鬧非凡,再疊加一波消費券發放,更是將快樂直接拉滿!9月24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9月26日上午10點,第四期2025年“繽紛夏日·樂享河南”零售、餐飲消費券將在全省范圍啟動發放。本期消費券使用期限為9月26日10點至10月8日24點。

        本期消費券通過云閃付APP和支付寶APP以電子消費券形式發放。消費券面值分20元、50元兩類,20元券在消費滿100元時使用,50元券在消費滿200元時使用。每人每期可從每個平臺領取1張消費券。消費券可與商家提供的打折、減免券疊加使用。

        所有在豫人員(包括外地來豫人員)均可領取。


        動起來更健康! 今天10點搶體育消費券

        包括30元、50元、100元三種面值

        本報訊(記者 劉超峰)昨日,記者從河南省體育局獲悉,河南金秋體育消費券第二批申領通道即將開啟!其中,第二批第一期河南體育消費券9月25日10點正式投放。

        體育消費券共設體育服務與體育用品兩大類,以電子消費券形式發放,分為30元、50元、100元三種面值,包括“滿90元減30元”“滿150元減50元”“滿300元減100元”三種檔位。活動期間,每人每輪次每種品類體育消費券各限領1張,每輪次最多領取2張,體育消費券逾期失效不予補發。每一筆消費交易僅限使用1張體育消費券。

        所有在豫人員(包括外地來豫人員)均可通過云閃付APP、美團APP活動頁面參與領取,先到先得,領完為止。全省范圍內參與云閃付、美團活動的體育健身場館、體育用品專營銷售企業、體育培訓機構、體育旅游項目等商戶均可核銷。

        第二批河南省金秋體育消費券發放時間為9月25日~10月30日,共5個輪次。

        第一期:9月25日10點開始發放,有效期至10月2日22點。

        第二期:10月3日10點開始發放,有效期至10月9日22點。

        第三期:10月10日10點開始發放,有效期至10月16日22點。

        第四期:10月17日10點開始發放,有效期至10月23日22點。

        第五期:10月24日10點開始發放,有效期至10月30日22點。

        (注:有效期具體以平臺公布的日期為準。)

        此外,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計劃發放河南省冰雪運動消費券。


        滿100元減20元 線下實體店使用

        金秋通用消費券10月1日開搶

        本報訊(記者 成燕 安欣欣)9月24日,記者從鄭州市商務局獲悉,為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鄭州市10月1日起分三批發放金秋通用消費券,在鄭消費者(含外地來鄭消費者)均可通過云閃付APP活動頁面參與領取。

        通用消費券以電子消費券形式分三期發放。第一期申領時間為10月1日10點,使用期限為10月1日10點至8日24點;第二期申領時間為10月11日10點,使用期限為10月11日10點至19日24點;第三期申領時間為10月22日10點,使用期限為10月22日10點至31日24點。

        活動期間,每人每期限領1張消費券,先到先得,領完為止。活動共計發放金秋通用消費券2000萬元。其中,10月1日發放通用消費券1000萬元,10月11日發放通用消費券500萬元并疊加第一期未核銷部分,10月22日發放通用消費券500萬元并疊加第二期未核銷部分。消費券面值為20元,消費滿100元時可抵扣使用。

        消費券在鄭州市域內的百貨、餐飲、成品油、體育、文旅等經營業態實體商家均可使用,商家須支持云閃付付款方式。消費券可與商家提供的打折、減免券疊加使用。


        “鄭美綠城”網上購物節喊你薅羊毛

        1000萬元電商平臺消費券10月1日起發放

        本報訊(記者 成燕 安欣欣)9月24日,記者從鄭州市商務局獲悉,第七屆“鄭美綠城”網上購物節將攜手京東、抖音、快手、盒馬、天貓、美團六大平臺歡樂開啟!鄭州市10月1日起發放1000萬元電商普惠消費券,推動線上線下購物狂歡不停歇。

        據悉,參與平臺及滿減額度方面,京東、抖音、快手、淘寶、美團、盒馬等平臺領取的消費券,均適用滿49元減10元、滿99元減20元、滿299元減50元,涵蓋本地吃喝玩樂、實物商品等。

        消費者可在各平臺首頁搜索“鄭美綠城”“鄭州消費券”等關鍵詞直達活動頁面,領取并使用消費券,領券當日內有效。其中,京東、淘寶、盒馬等平臺首日10點發放,次日起每日0點發放;抖音、美團每日10點發放;快手首日10點發放,次日起每日8點開始發放。



        我省發文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

        嚴禁擅自占用 高標準農田

        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生產能力。9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印發《關于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完善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實施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52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9837.89萬畝,力爭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高標準農田考核評價

        在基本農田得到充分保護的前提下,全力提升耕地質量。

        加快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推動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強高標準農田考核評價,嚴禁擅自占用高標準農田,經依法批準允許占用的,各地要及時落實補建,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力度,取消產糧大縣資金配套要求。

        嚴格執行占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補償制度,建立跨區域水資源調配機制,保障糧食主產區灌溉用水需求。

        在退化耕地綜合改造方面,培育推廣退化耕地治理實用技術,加強耕地退化防治。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實施有機質提升行動,加強耕地質量調查評價與監測,實施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

        嚴格實行“以補定占”

        調整占補平衡管理方式,將非農建設、造林種樹、種果種茶等各類占用耕地行為統一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補充耕地堅持以恢復優質耕地為主、新開墾耕地為輔的原則。嚴格實行“以補定占”,在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前提下,將市域內穩定利用耕地凈增加量作為下年度非農建設允許占用耕地規模上限,對違法建設相應凍結補充耕地指標。

        落實補充耕地責任,非農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由占用耕地的單位或個人依法依規履行補充耕地義務,不能自行落實補充的要按規定足額繳納耕地開墾費。造林種樹、種果種茶等造成耕地減少的,以及農田基礎設施、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依法依規占用耕地的,由縣級政府負責統籌落實補充耕地任務,及時有效補充耕地。對經依法批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建設項目,繳費標準按照當地耕地開墾費最高標準的兩倍執行。及時調整完善耕地開墾費標準。

        加強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建立統一的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平臺,堅持“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內調劑為輔”的原則,嚴格管控調劑規模,合理確定調劑價格標準,確保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公開透明。

        承擔耕地保護任務將獲得獎勵

        提高種糧農民收益,進一步提升重大病蟲害防控、新品種推廣等種糧關鍵環節能力保障水平。認真落實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縣域全覆蓋政策。

        認真落實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實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經濟獎懲,對耕地保護任務有缺口的市縣按標準收取經濟補償,對多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市縣給予經濟獎勵。完善耕地質量保護與建設投入機制。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統籌各類資金,對未占用耕地但已實施墾造或恢復耕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給予適當補償,對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給予補償激勵。

        同時,加強撂荒地治理利用,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外出務工和無力耕種的農戶提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本報記者 袁帥



        乘客吃藥卡住喉嚨氣道梗阻 危急時刻鄭州鐵警一招救人

        鐵警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救乘客 視頻截圖

        本報訊(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向藝銘)9月19日,由鄭州東開往成都東的G2203次列車上,旅客萬某在服藥過程中藥片意外卡入喉嚨,導致其呼吸道嚴重阻塞,瞬間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發紺等癥狀。危急時刻,一場驚心動魄的緊急救援在高鐵上展開。

        當天,同車旅客發現萬某出現異常,立即向列車工作人員求助。乘警長張炎濤接到通報后,立即奔赴現場。在評估旅客情況后,張炎濤迅速判斷需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干預。他起身從后方環抱患者,定位施力點,經過幾次標準有力的沖擊,萬某卡在喉嚨里的藥片排了出來。呼吸道恢復通暢后,萬某的呼吸也逐漸平穩,面色慢慢恢復正常。

        “真的太感謝張警長了!當時我感覺完全無法呼吸,大腦一片空白,要不是他及時專業的救助,后果不堪設想。”恢復正常的萬某激動地說,并對張炎濤的迅速反應和急救技能點贊。周圍旅客也紛紛對張炎濤的專業表現報以熱烈掌聲。

        據了解,鄭州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定期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確保每位乘警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乘警也提醒廣大旅客,旅行途中服用藥物時請盡量取坐姿,并用充足水分送服,避免發生噎嗆風險。


        雨天晚高峰 鄭州交警護送重癥患者去醫院

        鄭州交警雨夜火速護送患者去醫院

        本報訊(記者 任思領 通訊員 韋一 文/圖)9月22日18時12分,晚高峰時段,雨中的鄭州市區道路擁堵。鄭州交警四支隊鐵騎交警浮佳杰接到群眾報警求助,一輛載有重癥患者的救護車需緊急前往鄭大一附院,請求交警開道護送。

        接到警情后,浮佳杰第一時間聯系求助救護車,經溝通約定在南三環通站路口會合。18時28分接到救護車后,浮佳杰拉響警笛、開啟喊話器,帶領救護車沿南三環東向西行駛,轉入京廣隧道后向中原路方向疾馳。

        當時,雨中道路擁堵嚴重,行駛至大學路段時,路面的車輛已徹底停滯。為搶時間,浮佳杰果斷下車,在車流中快速疏導交通,當場為救護車清理出一條“生命通道”。

        最終在18時47分到達醫院,全程僅用時19分鐘,患者便被安全送達醫院。這段路程平日通行需50分鐘。


        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專家 來河南當“科學老師”

        本報訊(記者 魏瀅)9月23日上午,由省科協主辦的“高階前沿科普河南行”在許昌舉辦首場科普活動。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楊鑫為天寶路學校初中部的學生們帶來科普講座《身份識別的奧秘——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學生們紛紛舉手和老師互動。同時,3位專家還赴其他3所學校開展科普活動。

        本次“高階前沿科普河南行”匯聚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國內頂尖科研院所的9位知名專家。9月22日到26日,專家們赴許昌、平頂山、漯河、駐馬店四地多所中小學作24場科普報告。報告主題圍繞人工智能、航天科技、天文觀測、生物進化等前沿領域開展,廣覆蓋、多元化、多層次,以點帶面助推全省公民科學素質持續均衡提升。



        心慌,胸悶,瀕死折磨······

        你以為是心臟病 其實是驚恐障礙

        豆包AI生成圖

        近日,江蘇淮安市一名27歲小伙兒被父母3年內安排20余次相親逼出了“驚恐障礙”。“毫無征兆地心慌、胸悶,感覺胸口像壓了塊石頭,連呼吸都變得困難,還伴有頭暈、手麻,每次發作持續十幾分鐘。”他回憶道,“后來又添了腹脹、反酸、惡心的毛病,有時突然發病,‘感覺自己快要死了’。”之后,醫生在其診斷書上清晰寫著:驚恐障礙。這位原本專注于事業的青年,因與父母在婚戀觀上的激烈沖突,最終被“催婚焦慮”壓垮,不得不暫停工作接受治療。

        驚恐障礙是一種急性焦慮癥

        這不是個案,而是正在蔓延的普遍現象。9月19日,鄭州第八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喜蘋分享其接診過的案例:一名騎行愛好者剛騎行完10公里,汗水浸透衣衫,他正準備靠在路邊小憩,突然一陣劇烈眩暈襲來。他感到心臟在胸腔里瘋狂跳動,胸口仿佛被一塊巨石死死壓住,呼吸變得急促而困難。他大口喘著氣,顫顫巍巍地求救醫生:“我要死了!救救我!”他先后多次前往急診,心電圖、血液檢查、CT掃描,所有檢查結果都顯示一切正常。醫生們反復確認:“沒有心臟問題,不是心臟病。”直到他來到精神科,謎底才被揭開,這不是心臟病發作,而是一種被稱為“驚恐障礙”的焦慮癥。

        驚恐障礙的發病與早期經歷密切相關

        王副主任在提及該案例時指明:“這不是心臟出了問題,而是大腦的‘警報系統’過度敏感,將正常壓力反應放大為危及生命的威脅。”驚恐障礙是一種急性焦慮障礙,核心表現是反復出現、無法預測的驚恐發作。這種發作來得極其突然,沒有明顯誘因,患者在短短幾分鐘內被強烈的恐懼淹沒,伴隨著一系列讓人誤以為生命垂危的軀體癥狀。驚恐障礙并非“想太多”或“脆弱”,而是有明確的生物學基礎,與神經遞質失衡密切相關。她進一步解釋,驚恐發作的典型癥狀包括心血管系統,比如心悸、心動過速、心慌、胸口疼痛或壓迫感,呼吸系統如呼吸困難、窒息感、喉嚨發緊,軀體癥狀如頭暈目眩、出汗、顫抖、手腳麻木刺痛,以及瀕臨崩潰感如強烈的瀕死感、害怕失控或“發瘋”,而且一次發作通常持續5~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因此,她提到,驚恐障礙的發病與早期經歷密切相關。從發病原因的角度分析,預防驚恐障礙的發生,要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避免對孩子進行虐待、避免早期和母親分離,從而減少成年后驚恐發作的發生。

        驚恐障礙并非罕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干預,很容易反復發作,甚至合并慢性焦慮。她講道:“由于癥狀酷似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許多患者在第一次發作時會被緊急送到急診。”

        及時識別與科學應對 驚恐障礙終可戰勝

        提到驚恐障礙的預防措施,王副主任認為需要從生命早期就開始構建堅實的心理健康基礎,即從兒童期起就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任何形式的虐待和過早與母親分離,因為良好的早期親子關系有助于建立穩定的情緒調節機制,為成年后抵御焦慮障礙奠定重要基礎。同時,建立并維護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統不可或缺,與家人、朋友及支持團體保持密切聯系,能讓我們在困難時刻獲得情感支持,顯著降低驚恐發作的風險。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信號,及時發現焦慮水平的變化,有助于及早干預,防止癥狀惡化。最后,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驚恐障礙的基礎,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習慣不僅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更能有效減輕焦慮,為心理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驚恐障礙是一場身心遭遇的‘風暴’,但它并非絕境。”王副主任總結道,“理解它、直面它,借助科學與專業力量,驚恐的浪潮終將退去,平靜的生活定能重歸。每一次正確的診斷與有效的治療,都是將一個人從‘瀕死感’的深淵拉回真實世界的繩索。”

        別讓恐懼的聲音淹沒求救的信號,及時識別、科學應對,驚恐障礙終可戰勝。

        本報記者 黃棲悅


        激活“一老一小”消費新空間

        既要溫暖“夕陽” 也要守護“朝陽”

        新華社發

        暑期游高峰過后,“銀發族”錯峰游接續。這幾天,68歲的黑龍江哈爾濱市民姜女士搭乘“悠享龍江·銀旅號”旅游列車一路向南,前往港澳游玩;70歲的乘客潘先生和老伴乘坐“新東方快車”,來到新疆庫爾勒,感受別樣風情……

        推動銀發消費提質擴容

        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

        銀發消費是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也是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3.1億人,催生龐大的消費市場需求:“銀發專列”市場火熱,敬老餐廳叫好叫座,旅居康養日漸走俏……有關數據顯示,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有望突破30萬億元。

        日前發布的《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提出“加強對養老護理、家政服務、長期照護等領域從業人員培養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旅游、養老、托育、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等舉措。

        “系列舉措旨在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促進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為推動銀發消費提質擴容、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開更多空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說。

        補齊養老服務供給短板

        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各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加快補齊養老服務供給短板,多措并舉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

        浙江鼓勵引進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醫療康復機構,為老人提供“走進門”服務;河南提升智慧化養老服務網絡,打造銀發族全天候安全守護網;廣州白云區與湖南旅游集團開展文旅資源對接,推動“專列+免稅購物”“專列+跨境醫療”等創新業態落地……

        “考慮到老年用戶的特殊需求,當終點是醫院且遇到排隊場景時,滴滴助老打車提供優先派單服務,讓老年人能更快叫到車。

        發展多種托育模式

        實現“托得起”“放心托”

        既要溫暖“夕陽”,也要守護“朝陽”。

        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接近3000萬,育幼服務市場廣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

        走進寧夏銀川麗景街璽悅社區“寶寶屋”,老師生動講述繪本故事,引導寶寶搭建積木造型,鍛煉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自從社區有了‘寶寶屋’,我家寶寶幾乎天天都來這里。”社區居民李阿姨對這種“花式帶娃”贊不絕口。

        “目前,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突破570萬個,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更多老百姓能夠‘托得起’‘放心托’。”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說。

        養老托育發展空間廣闊

        服務消費將逐步成為主導

        突出“一老一小”消費,政策持續“上新”:商務部等9部門日前發布《關于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部署重點建設為老服務業態、加快發展育幼服務業態等任務,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宜購、宜老宜小的全齡友好型品質生活圈。

        “我國消費結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養老托育等領域發展空間廣闊,服務消費將逐步成為主導型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 

        據新華社電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