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0日16時39分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以來,市城管局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人機物”提前到崗到位,11日,全市城管系統共出動市政、環衛、河道等各類防汛人員5230人次,巡查車輛160臺次,在237處風險點預置值守人員1753名、移動泵車70臺次。
市市政設施事務中心39座雨水泵站全部自動開機抽升,加速路面積水排出,保障路網排水通暢。
市城區河道事務中心對兩河一渠轄區所有閘壩實施塌壩運行,行洪平穩。截至目前,熊耳河最高水位137cm、金水河120cm、東風渠116cm,均在安全行洪范圍內。
市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對道路積水、排水箅子垃圾進行清理,對發現的道路安全隱患第一時間上報,避免次生風險。
市城市照明和綠化景觀服務中心領導帶班、各管養部門值班值守人員均在崗在位,巡視巡查受到積水影響的路燈、綠化、雕塑設施,及時排除漏電、倒伏等安全隱患。
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帶班領導帶領值班人員依托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控隧道、橋涵、河道積水情況,提醒12319接線員及時轉派市民反映的積水類相關案件。
市城管局領導班子嚴格按照職責分工,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各自負責轄區,對防汛工作開展現場調度、壓實責任,確保各項防汛措施無死角推進、全鏈條落地。截至目前,全市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照明、泵站等運行正常;降雨期間,河道、明溝排水平穩,行洪通暢;全市道路通行暢通,居民生活秩序正常。
記者 谷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