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鞏縣石窟:石窟藝術中的一顆明珠——訪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

        2025-08-2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鞏縣石窟開鑿等級高、雕刻精美,是眾多石窟藝術中的一顆明珠。”8月23日,在“絲綢之路·黃河:鞏縣石窟”攝影藝術展即將開幕之際,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來到位于鄭州博物館的展廳,在仔細看完陳列于墻面之上的攝影作品后,表達了對這座石窟群落的欣賞與贊嘆。

        “我想鞏縣石窟大家關注得都很早。它規模不是太大,但是雕刻精美,尤其是‘帝后禮佛圖’的存在證明了它有著較高等級。在全國近6000處石窟和摩崖石刻中,我覺得它就像一顆明珠一樣,精致又唯美。”作為長期深耕云岡石窟研究的專家,杭侃認為,這座同為北魏時期開鑿的鞏縣石窟,與云岡石窟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石窟中央方形的‘中心柱’,就說明了它與云岡石窟的聯系。”杭侃告訴記者,遠在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就有許多類似于“中心柱”的形式,從形制上來說,這是云岡、鞏縣兩大石窟所相似的地方。此外,從石窟的“彩美工巧”角度出發,同為在砂巖體上開鑿的鞏縣石窟,其刀法平直銳利,造像題材也與云岡石窟頗為相似,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漫步展廳,鞏縣石窟第一窟“中心柱”及其周圍佛像的全景圖,吸引了杭侃的注意。“你看圖片中心的佛像,它好像在對著你笑。”杭侃說,石窟造像作為一種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其佛像刻畫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南北朝、唐代、宋代的佛像刻畫也各不相同,但是歷經1000多年留存至今的北魏時期的佛像,是最具有“神性”的,它俯瞰著蕓蕓眾生,卻同我們沒有“距離感”。

        從展覽大門,走向展廳更深處,這條參觀線路就像一場“考古研究報告”,為到訪的游客層層揭開鞏縣石窟的神秘面紗。攝影展參觀完畢后,杭侃表示,從照片的感染力出發,攝影有著它獨特的優勢。當下,他也在準備策劃相關藝術活動,吸引攝影家、雕塑家們參與其中,力圖通過藝術手段重新發現石窟之美。“我也十分期待有機會可以把鞏縣石窟攝影展帶回大同去,帶到云岡去。”杭侃說道。

        本報記者 李居正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