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但一定見過它參與的重大工程。無論是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南水北調等國家重大工程,還是科威特灣跨海大橋、韓國高鐵等海外項目,甚至在火箭發射運輸保障任務中,都活躍著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大方”)設備的身影。近日,記者走進新大方,探訪其在橋梁建設、隧道運輸等領域支撐世界重大工程背后的密碼。
“新大方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董事長張志華道出企業靈魂。正是這份對創新的執著,驅動著企業不斷前行。在他描繪的藍圖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是新大方發展的三大支柱,用遠程診斷、無人駕駛技術實現產品迭代升級,以輕量化設計和低碳配套件打造綠色裝備,依托科研攻堅鍛造全球市場競爭力。“讓科技創新為產品注入新質生產力,這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植根中原沃土 激活創新基因
創新并非空中樓閣,其根基深深扎在鄭州這片產業沃土之中。張志華細數本地發展的優勢:米字形高鐵網讓物流人才高效流通,高校院所云集為產學研融合提供“最強大腦”,更有關鍵的產業鏈優勢。從機械制造到液壓電氣,鄭州完善的配套體系讓新大方“打通最后一公里”,實現全鏈條服務,降本提效。
這些本土優勢,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技術突破。技術中心副主任孫存良介紹:新大方在特種運輸、起重行業深耕三十余載,參與制定了20余項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尤其在特種運輸領域,新大方不僅掌握機電一體化核心技術,滿足“大、特、重”極限需求,更面對智能化浪潮,研發的輔助駕駛與精準對位技術,正重新定義特種運輸的安全與效率邊界。
技術出海全球 品牌閃耀世界
依托堅實的技術基礎,新大方成功地將業務拓展至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海外事業部負責人張俊麗以具體項目為例,印證了這一成就:公司不僅獨家為全球第四長橋科威特灣大橋供應了世界最大的1800噸整孔架設設備,還成功斬獲迪拜地鐵藍線項目訂單。張俊麗指出,新大方在全球化起步階段就嚴格采用歐洲標準生產高端架橋機,正是憑借高性價比的優勢,最終贏得了市場。
市場對新大方的認可,直接體現在客戶的評價中。“新大方非常可靠且專業,”一位歐洲合作方表示,“在隧道工程專用的多功能車輛領域,他們的產品具有全球競爭力。”來自土耳其的客戶同樣看重新大方強大的設計能力與完善的售后服務:“他們擁有豐富經驗,正是我們尋找的合作伙伴。”
一部特種裝備的遠行,標記著“鄭州智造”攀登全球價值鏈的坐標。當新大方的起重設備在海外擎起橋梁,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出海航跡,更是鄭州在全球高端制造版圖上的堅韌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