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風物鄭州 | 燕莊:小村莊華麗蝶變,映證鄭州大發展

        2025-08-1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關于鄭州的記憶,有無數切口可以作為注腳。但始終無法繞過的,是曾經的燕莊。

        當初的風吹麥浪,如今的法桐兩排;當初的泥濘小路,如今的車流滾滾;當初的綠城遠郊,如今的高樓林立;當初的舊機場,如今的新中心……

        從毛主席視察麥浪起伏的燕莊村,到如今高樓林立的商業地標“曼哈頓”;從曾經的鄭州東郊燕莊機場,到如今成為“國際鄭”亮麗名片……

        燕莊的變遷歷程,濃縮了鄭州城市變遷的珍貴記憶。

        燕莊的前世今生,承載著鄭州城市變遷的典型故事。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留下青春,留下回憶,留下奮斗,留下激情。

        這里就是燕莊,燕莊人的燕莊,鄭州的燕莊……

        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

        地理位置重要的燕莊村

        燕莊村是一個下轄6個自然村的行政村,燕莊、臺莊、黑朱莊、沈莊、聶莊、司家莊像6個親兄弟一樣,它們的形成和經歷有著驚人的相似。起初的村民大都是明清時期由外地遷入的,而且每個村莊的名稱也大都是由第一個遷入者的姓氏得來的。

        新中國成立前夕,燕莊村在當時的鄭州就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燕莊村是鄭州市的東大門,還有一個重要條件是,在燕莊村東邊有一座軍用機場,雖然機場只有一條南北方向長300多米的土質跑道,但燕莊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就隨著這座機場而有了較高的知名度。

        燕莊村起源于明朝初期,以燕莊為中心先后設立燕莊鄉、合作社、大隊、村委會。現在地理位置東至中州大道,西至城東路,北至黃河路,南到商城路,金水路橫穿其中,未來路南北貫穿,與鄭州東區隔路相望。下轄18個村民小組,各組均獨立核算,享受村民(股民)待遇8084人,常住人口13000多人,黨員1001人,其中,正式黨員999名、預備黨員2名。

        “燕莊精神”推動燕莊翻天覆地的變化

        1960年5月11日,毛澤東主席健步來到燕莊,詢問村民生產生活情況,詳細查看小麥長勢,認真估算小麥產量。據原燕莊大隊水稻培育技術員吳東方介紹,毛主席根據燕莊農業發展的現狀和條件,提出了符合燕莊實際的“一麥一稻”的種植模式。燕莊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方針,大力開展水利基本建設。1975年,燕莊大隊的糧食產量從原來的40萬公斤增加到123.5萬公斤,1976年達到200萬公斤。“燕莊不但實現了自給自足,每年還有余量支援國家建設。”吳東方說。

        1970年5月11日,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落成,“在燕莊人心中,這個紀念亭不僅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更是激發了大家‘永走時代前列’的‘燕莊精神’。”在吳東方看來,燕莊日后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這件事密不可分。

        住在風景里才叫“生活”

        富起來的燕莊,居住環境優美,道路寬敞整潔。全新的生活方式,讓燕莊人更懂得追求生活品質,更懂得如何創造美好生活。

        說起這些年居住環境的變化,燕莊村會計吳振華說,他最大的感受是房子的采光好了:“每天早上拉開窗簾,陽光從窗戶里照進來,你會感覺這才是生活!”

        “原來村里的街道,最寬的不超過7米,最窄的路只有2米,行人并排走都不容易。”都市村莊時期的燕莊,不僅道路狹窄,而且垃圾遍地。2006年,燕莊城中村改造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取代了“接吻樓”,一片片小區綠化地取代了“垃圾遍地”,一條條雙向多車道的標準市政道路取代了過去幾米寬的背街小巷。

        “居住環境的改變,不僅讓燕莊更美了,更讓村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燕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宋志杰說,從瓦房變成樓房,背后是從“生存”到“生活”的改變。過去村民們蝸居在“接吻樓”里,最多只是“生存”,如今陽光灑進落地窗,散步就像走在花園里,這樣的日子,才叫“生活”。

        “現在我們搬進了新的小區,村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就更高了。”宋志杰說,如今的燕莊回遷小區,進門有人臉識別認證,家電全部是智能的,在手機上就能控制家里的空調什么時候打開,電飯鍋什么時候煮飯,“大家對裝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實用,更要舒適、美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村民對裝修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他們生活品質、生活品位的提高。”宋志杰說,從“蘆葦當吊頂”到如今的智能家居,不僅居住環境發生了改變,更重要的是經濟條件的本質改善,讓燕莊人完成了從“村民”到“市民”的轉變。

        “在黨群服務中心里,居民們不僅能健身、跳舞,連孩子都有專屬的活動區域。”據吳振華介紹,未來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又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未來和諧號”,服務中心總共分為3層,實用面積1755平方米,設有居民服務大廳、黨員之家、圖書吧、閱覽室、健身房、益智棋牌室、科技體驗館、兒童樂園、四點鐘課堂等18個功能場館,充分滿足轄區群眾多元化需求。

        “如今,我們燕莊人的經濟條件好了,生活環境好了,接下來最大的任務就是精神文明建設。”宋志杰說,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不僅是讓他們在業余時間有事可做,更是讓他們在娛樂活動中,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更懂得如何創造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魯慧 王紅/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李佳露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