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清源街道李通村村民在田間調試澆灌噴頭。李玉榮攝(中經視覺)
在火辣辣的陽光下,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王崗鎮滕寺村駐村第一書記郝偉,正招呼人將新協調來的柴油抽水機擺進河道。“從新溝河向村內的河道抽水,預計兩天內,水就能流進村。”郝偉邊說邊俯下身查看抽水帶是否完備。
河南省氣象局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河南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3.2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局部高溫干旱特征明顯,河南全省55%的站點存在重度及以上等級的氣象干旱,其中駐馬店、周口和漯河大部地區達到特旱。河南各地如何應對當前旱情?未來旱情將如何發展?記者走訪了河南漯河、周口等地。
多方配合全力抗旱
針對旱情,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安排下達2000萬元抗旱資金,現金預撥中央5000萬元抗旱資金和1億元“一噴多促”資金,支持重點地區抗旱保秋。農業農村部門統籌用好115萬眼機井,持續做好機井檢修,便于群眾澆灌。水利部門組織水庫開閘放水,累計調水9.49億立方米。
自7月中旬開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啟動干旱災情一周兩次報告制度,派出18個秋糧工作指導組和9個抗旱督導組分赴分包地市田間地頭,實地查看土壤墑情和秋作物長勢、灌溉情況,及時發現并幫助解決抗旱問題。
“玉米雖然已經澆了3遍,近期仍要注意做好病蟲防治工作。”在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薛莊村,漯河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朱海霞正在給種糧大戶薛耀輝進行技術指導。目前,漯河市6個市級秋糧生產專家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群眾及時追肥澆水,降低干旱和高溫疊加影響。
在漯河市召陵區青年鎮青年村,兩臺嶄新的200千伏安變壓器通過帶電作業成功接入電網并正式投運。面對持續高溫導致的用電負荷緊張,國網漯河供電公司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李曉和工作隊隊員李文博向派出單位反映情況,公司迅速投入專項資金50多萬元支持該項目建設,在持續高溫炙烤、村民用電負荷屢創新高的緊要關頭,項目及時落地,為青年村送來了“清涼電”。
“俺家里的抽水帶還能用,如果需要就拿走用吧。”漯河市臨潁縣瓦店鎮大李村實行“鄰里守望”互助機制,種糧大戶主動拿出自家儲備的抽水機、水泵、水管等抗旱設備,鄰里之間互通共享,顯著提高了有限水利設備的利用效率。
科學調水精準澆灌
緩解旱情,科學調水是關鍵。周口市近期機井水位平均下降3米,取水難度陡增。該市積極協調上游水源,通過沙潁河、賈魯河、渦河上游水庫引水2.03億立方米,爭取趙口灌區1.26億立方米黃河水,依托69條河道,采取開閘引水、放閘蓄水、提灌抽水等方式,將水源注入干、支、斗、農、毛各級溝渠,覆蓋98個鄉鎮1286個村,高效灌溉農田380.5萬畝。
在周口市商水縣張莊鎮的玉米地,抽水機將新枯河的水抽向田間,蹲在毛渠邊的村民劉六營看著水流漫過干裂的田壟,抹了一把汗道:“往年得排隊等機井,現在河水直接灌進田里,能緩解些旱情。”
在商水縣,新枯河水位較往年低1.2米,部分支渠已見底。當地通過水系連通工程,將排水閘改造為引水閘,讓沙河水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倒灌支渠,再配合新購置的80臺抽水泵,把水送到最偏遠的村莊。項城市疏通178處竹節溝、斷頭溝,協調900萬立方米水源經駙馬溝、長虹運河向谷河、汾河、泥河補源。沈丘縣利用沙潁河槐店閘攔蓄水,日提水量達40萬立方米,確保田間末端水渠暢通。
為應對旱情,周口市確保每個鄉鎮不少于10萬元應急資金,重點購置噴灌機、潛水泵、輸水軟管等急需設備。自今年7月以來,針對無井缺渠區域和偏遠零散地塊,周口市突擊搶打應急井6264眼,新增灌溉能力31.3萬畝。鹿邑縣暫停機井“以電折水”收費,將灌溉取水計量費從每千瓦時電0.98元降至0.48元;鄲城縣購置了1429臺水肥一體機,推廣噴灌滴灌技術;太康縣組織228名農技人員,指導農戶在早晚低溫時段澆水;沈丘縣成立115支應急小分隊,對種糧大戶和監測戶開展“一對一”幫扶。
“相較傳統漫灌模式,移動智控水肥一體機能夠節水30%到40%,農田的水分生產效率和肥料利用率顯著提高。”8月4日,駐馬店市上蔡縣韓寨鎮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漢禮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全部采用了滴灌加水肥智能灌溉設備,田間鋪設的滴灌帶可將水分與養分精準輸入玉米根部。
為應對旱情,上蔡縣積極推廣玉米密植水肥一體機精準調控技術,高效發揮滴水灌溉、立桿式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設備作用,減少用水70%,提高抗旱效果50%,延長作物抗旱時長15天以上,有效減少了輸水過程中的損耗。在項目區外,該縣利用現有水源,開展科學澆水,積極推廣滴灌、微噴、微灌技術節約用水,實現所有地塊應澆盡澆。
目前,河南省氣象局、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夏玉米花期高溫災害風險預警,給出防御指導措施:缺墑地區適時適量澆水降溫,噴灌和滴灌可全天澆水;選擇上午花粉活力最高時段采用無人機低空擾動等措施進行人工授粉,提高結實率;通過噴施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抗逆劑等增強植株抗旱和抗高溫能力。據了解,從7月初干旱發生以來,河南全省已經累計澆灌1.24億畝次,受旱地塊普遍澆灌2遍至4遍,有效遏制了旱情的蔓延,保證了秋作物生產大局穩定。
積極應對旱澇轉折
隨著高溫和降雨天氣增多,河南將可能面臨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的復雜局面。據河南省氣象臺預報,接下來幾天河南省多對流性降水,呈現“面弱點強”的特點。由于時空分布不均、旱澇轉折明顯,區域性和階段性的暴雨洪澇等災害出現的可能性大。
排澇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依然是溝渠連通。據介紹,為嚴防旱澇并發、旱澇急轉造成大面積農田內澇,河南省農業農村部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啟動了農村溝渠連通集中整治,全省共投入資金51.12億元,完成連通整治11.76萬公里,基本實現了重點區域、重點農田“有溝渠、能連通”。同時,農業農村部門正在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推進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建設,儲備一批應急排澇機械。
在預警機制方面,河南省農業農村部門與氣象部門建立了定期會商研判機制,一旦出現強降雨天氣,將提前與氣象部門進行會商,根據土壤墑情、雨量大小,適時發布農田漬澇風險預警,提醒各地做好防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