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任思凝
山東航空新制服“青未了” 山東航空官微 圖
提起空姐,你們是不是總會想到裙子、絲襪和高跟鞋?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山東航空新制服“青未了”亮相,新制服不僅融合了中國傳統漢服元素,還遵循空乘實際需求與舒適體驗,女空乘可自選褲裝或過膝裙,輕便的平底鞋代替了以往的高跟鞋。這一決定引得很多網友點贊。
不可否認,空姐形象是航空公司服務的重要一環,但這不等于從業者就必須穿裙子、高跟鞋等。一來,醫學研究表明,女性常穿高跟鞋會影響健康;二來,穿高跟鞋易導致身體重心不穩,若遇到緊急情況,從業者可能無法及時作出反應,進而可能影響乘客安全。
從這個意義上說,山東航空的制服調整絕非小事。它打破了“美麗必須犧牲舒適”的舊邏輯,無疑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從業者的合理訴求被滿足,反而能激發其服務熱情,提供更貼心、高效的服務。
近段時間,多名網友在網上曬出在乘坐飛機、列車時,給從業者著裝建議的帖子。其中,有位旅客就詳細列出幾條建議,比如,褲裝、裙裝自主選擇,平底鞋替換高跟鞋,廢除絲襪穿著要求等。這些聲音背后,正是社會同理心的體現。
不光乘客看在眼里,從業者自己的聲音也越來越響,網絡傳播的力量更讓她們的訴求被更多人聽見。多方聲音形成合力,讓各航司乘務員“去高跟鞋”“自選褲裝或裙裝”正成為一種趨勢。這本質上是公眾對職業價值的認知升級。畢竟,服務質量的核心不在于著裝,而在于能否切實保障乘客權益。
當然,追求舒適不等于放任隨意。制服還是要規范,服務質量更不能打折。乘客真正在乎的,是能否平安、舒心地抵達目的地。把員工的合理需求和乘客的體驗結合好,才是行業該有的樣子。
多聽聽從業者的聲音,多看看普通人的建議,把“以人為本”落到實處,才能讓每個崗位都充滿尊重,讓每份服務都更有溫度。這不僅是航空業的進步方向,更是所有服務行業應有的發展邏輯。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