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國家藏糧于技戰略,響應河南省、鄭州市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加大糧食作物新技術集成配套與推廣應用力度,7月24日至25日,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在登封市、新鄭市兩個試驗示范點的播種作業進行了全面驗收。
此次驗收涉及的兩個試驗示范點各有技術亮點。登封市試驗示范點位于潁陽鎮莊王村,面積108畝,選用現代959、東單1331K、大豐30F等玉米品種,種子經精準包衣增強抗病蟲害能力,采用玉米三角定苗高播種機進行導航單粒精播,實現合理密植,同時配套鋪設滴灌帶,為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奠定基礎。新鄭市試驗示范點設在梨河鎮三劉村,面積120畝,種植康農玉8009包衣種子,通過同款播種機實現40+80寬窄行、三角定苗播種,優化了玉米群體結構,且播種后及時滴水出苗,目前玉米處于6~8葉期,生長健壯無明顯病蟲害。
驗收中,技術人員嚴格依照規范,對播種質量展開細致檢測。在播種深度上,兩地試驗點平均深度均符合3~5厘米標準,保障種子充分接觸土壤水分與養分;播種密度方面,登封市試驗點畝株數達5100株,實現密植增產預期,新鄭市也達到項目設計要求;行距和株距均勻度合格率均超95%,確保植株分布均勻、通風透光良好。此外,兩地滴灌帶鋪設平整、無破損、滴頭暢通,能有效滿足玉米生長水分需求,為水肥精準調控提供保障。
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驗收兩個試驗點播種作業成效顯著,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播種質量高。下一步,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將持續跟蹤管理試驗點,加強技術指導,開展化學控旺、滴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并總結成功經驗,為大面積推廣該技術提供科學依據與實踐參考,助力鄭州玉米單產提升,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記者 趙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