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賽迪顧問發布2025賽迪百強縣市榜單,鄭州兩縣(市)再度上榜,其中鞏義市列第48位,中牟縣居第70位。
鞏義:建設全省先進制造業高地
作為我省首個“千億縣”,近年來,鞏義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鄭州市委決策部署,穩預期、促發展,全力推動經濟平穩運行、回升向好。
錨定目標精準施策。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以重點產業鏈群培育提升為抓手,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支撐、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現代服務業為依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省先進制造業高地。
深入挖掘發展潛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引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客服“鞏小AI”24小時在線服務,典型案例獲省政府推廣。持續提升開放水平,用好外貿扶持政策,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推進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強化“四鏈”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發展載體,11個小微企業園建成投產,入駐企業總數達850家。加速釋放創新動能,上半年,科技系統研發費用投入增長10.4%。
統籌推進城鄉建設。聚焦中等城市建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增進民生福祉,建設中原地區友好宜居幸福城市。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開創都市型現代化農業強市建設新局面。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提檔升級。
奮力凝聚發展合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文旅文創深度融合,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強化宣傳想象文化建設。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擴綠增長,加快建設美麗鞏義,著力提升治理能力,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中牟:城市IP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擴大
去年,中牟堅持在全國找坐標、在全省創一流、在全市爭第一,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市級科技型企業25家,分別增長10.4%、3.5%、11.7%,獲批省級創新龍頭企業2家。培育省級孵化載體1家,新增省級以上科創平臺5家,總數達到55家。實施省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個、科研專項9個。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1.4%,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3%。省級科學進步獎、外國專家工作室實現零的突破。
中牟產業發展向新向優。實施先進制造業項目4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9個,建成、投產項目16個,新開工項目9個;全年工業投資增長36.4%,技改投資增長30.8%,均居六縣(市)第一位。4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工廠,華英包裝獲評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鄭州日產新型高端皮卡車型下線。歐帕重型碼垛機器人獲評河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37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2.3%、23.7%,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26.3%、36.5%,較2023年分別提高12.8、10.2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卓有成效。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為中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獲評全市招商引資成效較好縣(市)。同時,依托城發·鄭開智慧產業園、旭日陽光智谷科技園等小微產業園,招引了一批小而精的專精特新企業。
中牟城市美譽度不斷提升。成功舉辦了首屆“三聯人文風土季”、新華社“秀我中國”年度秀。2024中國(鄭州)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大賽、全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順利舉行。全年接待游客3603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80.7億元,分別增長17%、19.3%;全球發明大會國際少年團、東盟人文交流月考察團等59個國家和地區、29個團體、近1.5萬外國友人來到中牟考察體驗。“中國中牟·幻樂之城”城市IP影響力、美譽度持續擴大,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本報記者 盧文軍 謝慶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