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胖東來天使城 本報記者 李新華 圖
許昌市科技廣場 牛書培 圖(許昌日報供圖)
黃河奔騰不息,沉淀出千年商都的雄渾氣魄;潁水潺潺流淌,滋養出“三國故里”的靈動風韻。
鄭州之南,是水韻蓮城;許昌之北,是省會綠城。在鄭州都市圈戰略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兩座血脈相連的古都正熱情相擁,共繪“詩與遠方”。
交通相通,近悅遠來。一條鄭許市域鐵路如同時光穿梭機,將商都鄭州的厚重底蘊綿延至許昌曹丞相府的巍峨門庭。在鄭州航空港區高端實驗室工作的年輕人周末可便捷地前往許昌鄢陵,沉醉于萬畝花海的芬芳馥郁;而許昌學子乘坐快捷的市域鐵路,便能輕松抵達鄭州大學城汲取知識的養分。
鏈條共舞,動能澎湃。鄭州國際陸港萬噸班列呼嘯啟程,滿載的貨柜中裝著許昌精密的汽車零部件,它們將沿著“陸上絲路”走向世界;而在鄭州富士康現代化生產線上,也躍動著來自許繼電氣的智能電力設備,為“河南制造”注入強大動力。
文脈相連,古今輝映。在許昌春秋樓前撫今追昔的游客,或許正來自鄭州的大學校園;鄭州博物館展柜中一件精美的鈞瓷,釉色里流淌的正是許昌神垕古鎮窯火淬煉的光華。文脈的紐帶在雙城間靜靜流淌,使歷史的回響更為渾厚深遠。
如同被精心培育的“并蒂蓮”,鄭許一體化發展戰略在中原腹地悄然生根發芽,釋放著兩座城市融合共生的磅礴力量。
交通相通“雙城即一城”
鄭許一體,交通為先。2006年,鄭許城市一體化研討會在鄭州召開,明確提出許昌與鄭州對接發展的戰略方向。
2017年,鄭許市域鐵路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條真正串聯起兩座城市核心區域的軌道交通。
2018年,“鄭許一體化”正式寫入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掀開兩座城市攜手并進、合作發展的嶄新一頁。
2023年底,鄭許市域鐵路這條鋼鐵長龍終于呼嘯奔騰,全程超67公里,設站27座,宛如一條精確的刻度尺,將鄭州主城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與許昌中心城區緊密縫合。這條線路從開通至今的客運量達1858萬人次,日均運送乘客達3.8萬人次。這不僅是一條交通大動脈,更是融人流、物流、信息流為一體的高速軌道。鄭萬、鄭合高鐵也在許昌設站,將許昌更深地納入國家高鐵網絡的“八縱八橫”格局之中,讓許昌從區域節點躍升為全國交通脈絡的重要一環。
鄭州航空港區“五縱六橫”的骨干路網不斷延伸,新G107、許港快速通道等城際干道如同堅韌的絲線,將鄭州與許昌在更廣闊的“肌理”上縫合在一起,構建起強大的陸空聯動體系。
2024年6月,鄭州交運開通鄭州至許昌高速線路,為兩地市民往來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推動著兩地之間的交通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
在鄭州工作的許昌人李華感嘆道:“以前每周回家如同遠征,現在下班后搭上列車,輕松一小時便能回到許昌家中,熱飯暖燈,不再是奢望。”在許昌經營水果店的王先生,每日清晨通過便捷的物流,將新鮮采摘的草莓直送鄭州市場,午后便能出現在鄭州家庭的果盤里。
兩地居民共享的還有優質教育、醫療、文化資源的互惠交融,一種“雙城即一城”的生活認同感在無數具體而微的日常細節中悄然生長、日益濃厚。
如今,一個串連鄭州、許昌,涵蓋新鄭、長葛等節點的“一小時優質生活圈”已然清晰可見,為追夢者提供多元選擇,為生活家構筑詩意棲居。
漢魏故都與商都鄭州同頻共振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
每當夜幕降臨,許昌的春秋樓褪去白日的莊重,化身為一處光影交織的時空隧道——一場精彩的《春秋憶夢》的沉浸式演出,正將千年前的三國故事娓娓道來。
春秋樓,因關羽在此秉燭夜讀《春秋》而得名。這座重檐歇山的古建筑,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許昌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欣賞著融情景劇、光影秀、歌舞、戲曲為一體的《春秋憶夢》演出,幾位自駕來許昌游玩的鄭州市民不時感嘆,演出讓歷史人物“活”了起來。
鈞瓷窯變的奇幻、胖東來的“寵粉式”服務、鄢陵花海溫泉的治愈、街頭小吃的難忘味道……提起許昌,人們腦海中一定會蹦出這些斑斕多彩的場景。
當古老與時尚碰撞,當歷史與現代交織,你會留下什么樣的許昌記憶?走進“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胖東來,你會看到,眾多來自省內外的消費者沉浸在全新的購物體驗中。
漫步曹魏古城、明清古街,青磚黛瓦古色古香,潮玩演藝別有新意。神垕古鎮千年窯火不熄,精美鈞瓷藝術品、可愛擺件、時尚飾品,讓人愛不釋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隨著鄭許一體化戰略的深入實施,鄭州與許昌的距離在不斷“拉近”。暑假期間,不少鄭州市民帶著孩子乘坐鄭許城際鐵路來到許昌,在青磚黛瓦間尋找歷史的答案。
“游完許昌,我和孩子們發現,波瀾激蕩的三國歷史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觸摸的溫度;泥土與火焰交織出的鈞瓷之美不再是想象,而是可以親眼見證的千年傳奇。”從許昌游玩歸來的鄭州市民黃洪說。
“圈”出區域發展增長極
“鄭許一體化”順應了城市區域經濟發展空間重構的主流趨勢,既有基礎和優勢,更蘊藏著無限發展機遇。放眼中原,鄭州與許昌深度融合、彼此嵌套,聯動鄭州都市圈城市奔向更廣的世界、拓展更大的市場。
消費煥活——“10:03從鄭州出發,先乘坐6號線換乘2號線,到港區北換乘鄭許線,到許昌東站下車坐個公交,僅需花費13元就可到達胖東來。”近日,大學生田莉和閨蜜來到心儀已久的胖東來“打卡”。
2024年盛夏,永輝超市全國首個胖東來模式調改店落子鄭州信萬廣場店。“鄭許一體化正加速發展,為胖東來每次的及時指導提供了很大便利。”在成功“試水”一年多后,談起選擇鄭州作為永輝超市全國首個“調改試驗田”的初衷,永輝超市華中中心標品負責人袁引如是說。今年2月,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宣布:胖東來鄭州新店預計2026年營業。從許昌到鄭州,一場始于“胖東來”的超市變革將為鄭州都市圈注入強勁的商業動力。
產業同鏈——鄭州與許昌,相距不足90公里。在這不到百余公里的軸線上,卻縱深延展出令人期待的許港產業帶。該產業帶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38家,已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從鄭州航空港區向南望去,長葛與許昌產業緊密相連,向北遠眺,長葛又能深度對接鄭州、航空港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長葛市將重點抓好許港產業帶長葛域內“一軸三園”規劃建設工作,盡快完成市域鐵路5個站點周邊、臨港產業園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依托臨港產業園,建成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承接地;依托先進制造產業園,持續推動與鄭州航空港區的對接協作,加快產學研融合。
樞紐串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肩負著擴大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使命,憑借密織的“空、陸、海、數”四條絲路,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通道。一批批許昌假發制品通過鄭州航空港中轉,3~5天便能送到全球買家手中。目前,許昌的假發產品已占據全球假發市場“半壁江山”,銷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放眼未來,鄭州將把握區域協同發展大局,發揮好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加快構建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化都市圈,大力提升綜合實力和區域影響力。
今年以來,許昌市明確提出搶抓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融入鄭州都市圈等戰略機遇,聚焦建設“智能電力的龍頭之城、品質消費的標桿之城、新型材料的規模之城、綠色發展的示范之城、數字經濟的樞紐之城”,構建特色和優勢更加彰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推動都市圈發展能級持續躍升。
鄭州向南,許昌向北。一條“金線”、一個“圓圈”,清晰勾勒出“鄭許一體化”提速發展的美好愿景,也引領著都市圈城市奔向繁花似錦的未來。
本報記者 孫新峰 成燕
張倩 孫婷婷
許昌日報社記者 許廷合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