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規則,今年河南高招普通類招生本專科批均實行平行志愿,各設置48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高招新詞“院校專業組”啥意思?考生填報志愿時需要注意些什么?近日,記者專訪教育招生部門和高校招生老師對新政策進行解讀,為考生科學填報高考志愿答疑支招。
權威解讀
什么是“院校專業組”?
今年是我省實施“3+1+2”模式高考綜合改革的落地之年,普通類本專科批次“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模式下,一所高校設置1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 ,每個專業組內設置數量不等的專業。這與改革之前傳統高考“以大學為導向”的志愿填報模式相比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所謂“院校專業組”,是配合新高考選科而進行的調整,指的是高校對考生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類)的組合,一所院校可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可包含多個專業。在高考改革之前,考生填報志愿是先選一所院校,然后在院校里選專業,一個學校算一個志愿。今年考生填報志愿是先選“一所院校+一個專業組”,然后在所選專業組里選專業,一個院校專業組算一個志愿。譬如,“A院校+A專業組”和“A院校+B專業組”占兩個志愿欄。
“考生根據自己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填報相應的專業組志愿,專業組內有若干個專業,將有效提升考生興趣志向與所錄專業的契合度。”河南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表示,“院校專業組”志愿填報模式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志愿滿意度,實現“學其所好、錄其所長”。
實操手冊
參考3年位次,看清報考條件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周曉宇
首先,考生在填報志愿之前要對高考政策有整體的把握。譬如,要明白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按大類招生?什么是專項計劃?今年的志愿填報方式較往年有很大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其次,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指南,考生應認真研讀意向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錄取原則、收費標準、資助政策等。
再者,要了解專業和學校。專業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趨向。而選擇學校時,可以結合上學成本、個人性格、家庭環境、就業去向、學校所在地等一起考慮。
最后,準確定位目標學校的院校專業組。結合全省一分一段表確定自己的位次,參考目標學校近3年在豫錄取位次的平均值,在位次上下浮動3000名左右初步劃定報考范圍。細致分析目標院校的專業組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務必看清報考條件。
合理運用“穩保沖”
鄭州航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 孟凡周
運用“穩保沖”策略報志愿,注重合理規劃,精準確定梯度。
“沖”:選擇往年錄取分略高于自身分數的專業組(需接受組內調劑風險),填報數量建議占總志愿數的20%~30%。
“穩”:選擇分數匹配的院校專業組,確保第一專業錄取,占比40%~50%。
“保”:選擇分數明顯低于自身分數的院校專業組作為保底,占比20%~30%。
專家答疑
如何填報“院校專業組”志愿? 關鍵詞:選考科目要求、平行志愿、拉開梯度不留白
新高考落地,考生該如何科學填報院校專業組志愿?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周曉宇介紹,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招生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和選考科目要求設置“院校專業組”,作為考生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這意味著不同高校的同名專業(組),對考生的選科要求可能不一樣。對于考生而言,要重點關注并細致分析目標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確保自己的選科和院校專業組完全匹配。譬如,某院校專業組的報考要求是“物化生”組合,若考生選科是“物化政”,就無法報考該院校專業組。
長期從事職業生涯規劃和志愿填報指導工作的張震博士建議,考生首先要確定報考院校范圍——根據高考分數在全省的位次,結合往年錄取數據和今年招生計劃,找到與自己分數相匹配的院校,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再結合個人偏好(地域、辦學類型等)和高校辦學情況(師資隊伍、學科建設、專業實力等)篩選出“目標高校”。最后從目標院校中查找并初步確定專業組和專業,根據院校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找到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專業組。
高校錄取時,“院校專業組”遵循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因此,考生在選擇院校專業組志愿時應遵循“沖穩保”原則,拉開梯度,盡量填滿不留白。在“院校專業組”內進一步選擇專業時,也應該注意冷熱兼顧,降低“被調劑”的概率。
“48×6”個專業咋選? 關鍵詞:專業上新、尊重孩子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專業志愿滿足率將大大提升。譬如,在我省普通本科批,每位考生可填報48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組能選6個專業。在自主選擇權擴容的政策利好之下,考生在選報專業志愿時要更加慎重理智。
教育部近日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新增29種本科專業,涵蓋人工智能、碳中和、數字治理等多個方向,納入今年高招計劃。“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一批兼具前沿性與交叉性本科專業上新,成了今年志愿填報的新選擇。新增即熱門?選“冷”還是選“熱”?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對于考生來說,真正的“熱門”專業應該是自己感興趣、有能力學好的專業。“道理很簡單,專業就業再熱,若學生不感興趣,不愿學、學不好,能不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都難說,即便勉強畢業,也難有就業競爭力。”熊丙奇表示,近年來,畢業時能同時拿到多個用人單位錄取通知的,均是綜合能力很強的學生,還有的學生借此實現跨專業就業。他建議考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填報志愿,而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專業選擇,不要盲目跟風所謂的“熱門”“好前景”。
“一定要把填報志愿的決定權留給孩子。”周曉宇表示,在填報志愿的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參謀,上什么學校、選什么專業、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不要把自己的興趣和經驗強加到孩子身上。
要不要同意“專業調劑”? 關鍵詞:一個本科批次、降低“退檔風險”
今年我省高招錄取批次較往年有很大變化,譬如普通類招生將之前的國家專項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二批四個本科批次合并為一個本科批次。
“在院校志愿組和專業志愿都拉開‘沖穩保’梯度的前提下,最好同意專業調劑,降低‘退檔風險’。”河南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張紅陽表示,在往年的錄取過程中,總有個別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檔,從而失去整個批次的錄取機會,今年的考生更要慎之又慎。打個比方,去年本科一批滑檔的考生,可以參加當批次的征集志愿以及之后的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和本科二批的錄取,今年本科錄取批次“四合一”之后,考生一旦被退檔,再想上普通本科就只有“征集志愿”一個機會了。
“不僅要冷熱搭配,還要了解所選院校志愿組中是否有你特別不想學的專業,一旦涉及調劑,是否能夠接受,這一點很重要。”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孟凡周建議考生,謹慎報考內含較多自己絕對不想上的專業的院校專業組,一旦選擇了某個院校專業組,最好“同意調劑專業”,降低因“不同意調劑”而退檔的風險。
往年的錄取數據怎么用? 關鍵詞:預測投檔線、結合今年招生計劃
新高考首年,往年的高考錄取數據還有參考價值嗎?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表示,各高校錄取時的投檔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綜合實力和專業水平,最近連續幾年的招生數據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對考生填報志愿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那么,往年的錄取數據怎么用?考生可以從高校的歷史數據中大致了解自己處于何種梯隊和層次,從而預測某院校專業組今年的投檔線區間,找到與自己分數大致匹配的院校范圍和院校專業組。
張震提醒考生,在參考這些錄取數據時,要注意結合目標院校今年的招生計劃情況,譬如名額有沒有增減等。
本報記者 張競昳
《鄭州晚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