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杭州、成都等傳統影視基地的專業演員批量涌入鄭州加入微短劇拍攝大軍。鄭州作為當下炙手可熱的微短劇攝制重地,在相關部門“搶抓機遇、推出精品、育強產業、提升服務”的帶動下正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向“微短劇創作之都”繼續邁進。
深挖特色,“取景地”不斷涌現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鄭州擁有國際都市的繁華風貌、資源豐富的文化遺產、古村老街的田園風光,高端酒店和旅游度假區不勝枚舉,老城更新帶來的文化街區特色十足,尤其是在“微短劇”成為行業風口以后,在市場引導與政府支持雙重作用下,越來越多的文旅場景資源得到了挖掘與展示。
5月22日,二七區就通過整合全區文旅資源,發布了一整批微短劇場景資源。其中,有適合歷史正劇、革命題材、城市記憶題材拍攝的二七廣場,也有適合生態環保、職場、科技、醫療選題拍攝的西崗建筑藝術體驗園。瑞光創意工廠、二七米房、中鐵·泰和里年輕潮流,古玩城與碧波園、賈魯水鎮、瞻園藝術館古色古香,優勢各異的取景地正在通過集中宣發,展示著鄭州微短劇行業發展的十足潛力。
從民國風大堂及會所、工業風別墅、現代醫院,到不同年代家庭場景、總裁辦公室、酒店房間……位于金水區黃河畔黃崗廟村的大志影視基地,如今已完成一萬平方米室內實景打造,涵蓋各種大小場景近50個,端午假期更是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體驗。據悉,該影視基地試營業兩個多月以來,吸引全國各地短劇團隊來鄭拍攝,累計接待超300個劇組,單日最高容納9個劇組同時拍攝。
當前,鄭州正在加快打造“一站式”微短劇產業集群。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2025年,各開發區、區(市)縣計劃完成打造1個5000平方米以上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或場景。通過盤活古建舊廠、閑置樓宇等場所,利用轄區特色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古裝類、年代類、功夫類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或場景,滿足劇組在鄭州取景拍攝的不同需求。
無論是新鄭木馬片場、中牟鼎革、滎陽洞林等微短劇拍攝基地的建設,還是天健湖產業園、天橋公司等優勢資源利用,當前,全市正不斷健全“寫、拍、播、評、投”五位一體的完整微短劇產業鏈,提升對產業投資與拍攝團隊的吸引力,樹立城市行業標桿,助力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精品領銜,短劇產業“提優提質”
除了場景建設,精品微短劇創制也在為鄭州短劇產業發展換上“優質”新標簽。據記者了解,2024年,有48部重點微短劇和119部普通微短通過省廣電以上部門備案審查,分別占全省67.7%、51.7%。有3000多部其他微短劇通過網絡視聽平臺備案審查,比2023年增長60.5%。其中,《遇見少林有功夫》成功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推優劇目,《所念皆山河》《我的爸爸是齊天大圣》入選河南省重點扶持項目。
通過獲獎項目帶動與優質內容出產,一批圍繞“嵩山文化、少林功夫、活力都市”為主題的微短劇不斷出現,不僅改變了業界對鄭州微短劇行業只會制作“霸總”“戰神”等題材的商業劇,不會創作文旅元素的精品劇的片面看法,也讓部分頭部微短劇制播公司跑出“加速度”。據悉,在全市微短劇產業發展過程中,鄭州天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天橋短劇”)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全產業鏈短劇平臺,2024年度市場規模達到14億,投放微短劇超過1000余部,全域粉絲量達10億,旗下賬號月均播放量超100億。
優質內容同樣離不開文化沃土進行創作。4月16日,“文脈千年·劇說鄭州”網絡微短劇劇本征集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辦,征集活動圍繞“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的城市品牌,突出“少林功夫、天下黃河、黃帝故里、漫步商都、幻樂之城”等特色IP,自4月16日至7月15日,面向全國劇本創作者征集。著眼未來,該征集活動或將為鄭州出產一批代表新時代鄭州成就、鄭州發展、鄭州精神的優秀作品,無論是山河之美還是人文之盛,在屏幕的方寸之間,傳遞出“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的厚重與精彩。
政策扶持,打造“微短劇之都”大步向前
截至2024年,全市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23億元,比2023年增長27.4%,微短劇制作企業820多家,比2023年增長29.3%。從業人員擴大至3萬多人,相較于2023年增長5倍。其中,19家企業市場規模達到1000萬元以上,3家企業市場規模超過1個億。成果的背后,既有各大微短劇制作企業潛心創新創作的努力,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引導。
推動文旅融合,促進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鄭州一直在行動。2024年5月18日,由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河之南·游鄭州”主題創作暨中國旅游日主題日活動啟動儀式,開啟鄭州文旅與微短劇融合創新的新篇章,開辟鄭州微短劇精品創作的新賽道。
2024年10月25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鄭州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并指出,爭取到2027年將鄭州打造成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微短劇創作之都”,擁有著行業基礎、交通優勢、文化底蘊等資源稟賦的國家中心城市,正在向下一個城市發展“風口”發起沖擊。
4月22日,登封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登封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激勵精品傳播,針對微短劇取景地70%以上為登封市地標或場景,綜合播放量達到1億以上等條件的微短劇,經綜合價值評測可給予一次性最高50萬元獎補;6月15日,“賦能新視聽 共創微短劇產業新生態”二七區微短劇產業發展推介暨集中簽約儀式成功舉辦,擬籌備的《二七區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將通過七項支持措施,最高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方式,提升二七區微短劇產業競爭力。
如今,在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其真正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的道路上,“微短劇+文旅”正在展現出它的蓬勃生機。市文廣旅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我們將圍繞推出精品微短劇、補全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建立培訓體系等方式,在場景搭建、內容創作、政策扶持的基礎上,鞏固全市微短劇產業的先發優勢,推動鄭州向“微短劇之都”大步邁進。
記者 李居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