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創新設計,破除套路,讓人耳目一新
點評名師: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王少華
2025年高考數學命題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持續推進考試內容改革。更新設計理念,深化基礎性考查;創新試題設計,強化思維能力考查;科學調控難度,提升人才選拔質量,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一、試卷的穩定與創新
(一)試卷結構穩定,深化基礎性考查
試卷保持2024年“8+3+3+5”的結構,聚焦函數與導數、圓錐曲線、立體幾何、概率統計、數列、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六大模塊主干知識,深化基礎性概念和知識的考查,引導學生注重概念學習,夯實學習基礎。不再設置新定義試題,這在今年八省聯考試題中就有所引導和體現。17、18、19題都是三小問,將大分值有效拆解,試題遞進的設問由淺入深,思維量逐步提升,考查了化歸與轉化、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數學思想,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具有較好的選拔功能。解答題考查內容較2024年新高考1卷有所調整,主要體現在內容和題號順序上,與今年八省聯考解答題基本吻合。
(二)構建新穎情境,考查創新思維
2025年新高考1卷數學命題創新情境設計、內容設計和設問設計,破除套路,深入考查學科素養,引導中學教學從總結解題技巧轉變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如:新高考1卷第19題突破以往以冪指對函數為情境設置函數導數試題的模式,以三角函數設置情境,新穎獨特;新高考1卷第17題一改以往求線面角、面面角的設問,與球的切接問題結合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讓人耳目一新。
試卷還設置了現實生活情境的試題,考查考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新高考1卷第6題設置了帆船比賽的情境,引入了視風風速、真風風速、船行風風速、風力等級等概念,考查向量的相關知識;第15題是關于某疾病與超聲波檢查結果關系的研究,應用列聯表檢驗兩個隨機變量的關聯性,體現統計知識和方法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三)增強探究開放,考查思維品質
新高考1卷數學試題創新設問方式,進一步增強試題的探索性和綜合性,增強解法的開放性,為考生提供多種解題途徑,著力考查學生的學科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鼓勵學生運用創造性、發散性思維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同時,引導中學摒棄細分試題類型、總結解題套路等固化的復習備考模式,將教學重點放到提高學生的素養和能力上來。如:新高考1卷第8題在題目形式和語言敘述方面都進行了創新,考生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特值列舉等方法進行探索和嘗試。
二、加強考教銜接,發揮導向作用
(一)引導依標教學。《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是高考命題的依據,2025年高考數學命題嚴格遵循課程標準。規避高等數學內容的直接應用,引導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把精力放在講透教材內容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引導教學重點應放在核心概念、基礎知識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2025年高考數學命題全面考查基礎知識,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引導中學注重概念教學,夯實學習基礎。對高中數學的核心概念進行了重點考查,保持一定的考查比例,同時達到一定的考查深度。摒除套路題、類型題、技巧題,引導高中數學教學回歸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上來。
(三)引導中學教學要注重各章節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強模塊與模塊間的聯系,尤其要重視知識網絡的交匯點,促進各分支知識本身的縱向延伸,同時增強知識分支間的橫向拓展。引導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能將學習到的各個模塊的知識有機結合并綜合應用,引導學生構建自身的整體數學知識網絡,而不是簡單地將各個知識模塊割裂。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
總之,2025年新高考數學1卷持續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考主干、考能力、考素養,重思維、重創新、重應用,突出考查思維過程、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
記者 張勤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