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制造 再創歷史
宇通純電輕卡首次駛入珠峰大本營
“鄭州制造”再度創造歷史!近日,宇通輕卡T5山地版世界屋脊配送完美收官,成為行業首個駛入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的純電輕卡品牌,以極限實際運營刷新著行業紀錄,用“不破不立”的心態展現了技術實力在身的自信。
從2022年開啟極限挑戰IP起,宇通以實際行動不斷挑戰和刷新著行業新的紀錄。本次挑戰賽,宇通依托行業獨有的產品三層驗證體系,在做好試驗場測試、極限環境挑戰的基礎上,直面真實極限運營工況,首站選定318川藏線直抵珠峰大本營。這不僅是宇通的冒險與拼搏精神,還是宇通輕卡作為一款全能輕卡征服所有路況為用戶實際需求考慮的職責所在。
本次極限運營挑戰,宇通新能源輕卡T5山地版從四川成都出發,卡友實載貨物,路經康定、理塘、邦達、墨脫、林芝,最后抵達珠峰大本營,全程2700公里真實運營路況,一路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國道部分路段蜿蜒曲折,彎道多且急。再加上一路氣溫變化較大,遭受暴雨、暴雪、大風等極端天氣,一旦遇到暴雪路面,對車輛的操控性、制動性都是極大考驗。
整場測試下來,宇通新能源輕卡T5山地版憑借自身強大實力成功穿越川藏線抵達珠峰大本營。其中,在載重2.5噸的情況下,成都到理塘路段,面對近4000米海拔落差,全程行駛590公里,實現百公里耗電量42.54度,平均一度電行駛2.35公里。在理塘到波密的路段平均海拔3700米,宇通輕卡成功翻越最高埡口,征服了怒江72拐。總行駛887公里,百公里耗電量37.77度,平均一度電行駛2.65公里。在波密完成貨物配送后,空載的情況下從波密到拉薩總行駛695公里,百公里耗電量32.95度,平均一度電行駛3.03公里。
此次挑戰不僅驗證了宇通輕卡過硬的技術實力,更標志著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已具備顛覆傳統燃油車的極限運營能力——“鄭州制造”的旗幟,從此插上了世界之巔。
記者 徐剛領 文/圖
潤澤科創、護航外貿、筑基制造……
金融“活水”賦能實體經濟增活力
當前,鄭州市已推出承接落實國家一攬子貨幣政策工作機制,出臺激勵支持金融機構貫徹落實貨幣政策辦法,建立行業部門專班推進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固定資產貸款,讓實驗室實現了“華麗變身”,順利完成改擴建;外貿企業在接到大額海外訂單、急需周轉資金的關鍵時刻,金融“及時雨”降臨,保障了訂單的順利交付……在鄭州,這些生動的實踐,清晰展現出金融精準滴灌實體的強大效能,也彰顯著一攬子政策落地生根后的蓬勃力量。
金融“活水”澆灌科創之花
金融作為驅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支持要素,在提升科技產業實力的進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鄭州,眾多金融機構紛紛行動,持續深化與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客戶的戰略合作。它們主動靠前服務,宛如企業貼心的伙伴,時刻關注企業需求;優化融資方案,為企業量身定制“金融套餐”,助力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
例如,鄭州一家主要從事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的企業,有著領先的產品優勢和科研優勢,基于此特點,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為其提供了為期6年的固定資產貸款,助力該企業進行實驗室改擴建。
無獨有偶,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在科技創新再貸款領域同樣表現亮眼。河南的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付款需求。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快速反應,總分支上下通力合作,僅用兩天時間便高效完成了授信合同擬定。當企業再次向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提出降低存量融資成本的需求時,該行在一周內完成了低利率審批,后期為企業投放4500萬元新增貸款,助力企業在創新發展的賽道上疾馳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5月28日,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成功發行,標志著鄭州本土企業在科創債領域的“破冰之旅”正式啟航。本次票據發行規模5億元,發行期限5年,票面利率2.46%,創河南省國企首單、鄭州市首單科技創新債。在2025年銀行間市場的省級同期限、同評級企業中,其票面利率創下新低,為金融與環保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創新典范。
這一標志事件為河南金融市場注入了創新基因,樹立了“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科創實體”的典范。在此過程中,鄭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積極作為,通過組織摸排企業需求、組織召開科創債培訓等方式,推動鄭州市科創債實現河南省國企首單、鄭州市首單突破。
如何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的質效?鄭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要著眼信貸總投放規模和多重金融政策實施效果,把一攬子政策措施釋放的資金和降低的成本充分傳導到實體經濟中,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等重點領域。同時,用好債券市場‘科技板’和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這三類市場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拓寬科技型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的融資渠道。”
專屬服務為豫企“出海”保駕護航
外貿,作為連接國內外雙循環的關鍵紐帶,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助力外貿企業出海需求,通過“專屬產品+專營團隊+專項支撐”的“組合拳”,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幫助小微外貿企業防風險、降成本、增活力,護航豫企揚帆“出海”。
近期,鄭州市一家從事手工藝品出口的外貿型小微企業接到大額海外訂單,急需周轉資金,但因缺少合適抵押物且出口退稅使用傳統稅貸無法核額,面臨著資金籌措的困境。在企業焦急萬分之時,交通銀行鄭州富田大廈支行客戶經理了解到企業需求后,第一時間幫助企業申請“外貿貸”,預審批授信額度達300萬元。“多虧了交通銀行的‘外貿貸’,不僅審批快、利率低,還提供了專業的匯率風險管理建議,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了訂單交付。”該公司負責人對交通銀行“外貿貸”連連稱贊。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借助金融之力助力外貿企業發展?鄭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著眼穩外貿金融政策兼具短期紓困與長期轉型導向,從銀行業、保險業、資本市場等多個維度發力,支持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內部結構調整需求,以更有力的金融服務維護對外開放大局。
金融助力制造產業“華麗轉身”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推動制造業升級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密鑰。一產業園作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實施主體、投資領域、發展潛力均較為優質,但面臨資金缺口大、供應商分布廣泛且融資難等諸多挑戰。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通過優化授信服務方案,以“固資+信e鏈”融資模式,有效解決該企業多方面融資痛點。
在制造業“智改數轉”綠色化發展的進程中,金融該如何更好發揮作用?鄭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加強和改進財政宏觀調控,優化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舉措,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并購貸款,更好發揮保險資金加大入市力度、風險分擔和補償作用,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制造業‘智改數轉’綠色化發展和重點產業鏈群轉型升級生態體系構建。”
在鄭州,金融業賦能實體經濟的生動故事仍在不斷上演。從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到外貿企業的出海征程,再到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地精準滴灌。在金融政策的有力引導、相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為下,鄭州正逐步構建起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本報記者 安欣欣 文/圖
鄭州擬修訂房屋專項 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6月3日,記者從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獲悉,為加強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建立房屋維修保障機制,維護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所有人的合法權益,該局結合本市實際進一步修訂《鄭州市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截止日期為7月3日。
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是指專項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
對于資金交存內容,《管理辦法》意見征求稿做以下規定:
首期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按下列標準交存:出售公有住房的,由售房單位從售房款中提取30%交存;無電梯房屋,由業主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35元交存;有電梯房屋,由業主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65元交存。市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房屋建筑安裝工程每平方米造價,適時調整并公布首期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標準。
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實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所有權人決策、政府監督的原則。未按本辦法規定交存首期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將房屋交付購買人。業主交存的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屬于業主共有。
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分攤辦法,相關業主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無約定的,按照下列規定分攤:
商品房屋之間,由相關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物業建筑面積的比例分攤;已售公有住房之間,按照相關樓幢建筑面積從公有住房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專戶分賬中按比例分攤。公有住房售房款中提取的房屋專項維修資金不足時,差額部分由相關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物業建筑面積從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分戶賬中按比例分攤。
已售公有住房與商品房屋之間,先按照建筑面積比例分攤到各相關物業,再按照本款前兩項規定分攤。
未售出房屋,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公有住房售房單位按照未售出房屋的建筑面積分攤。
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應當專項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發生下列情形之一,需要立即進行應急維修的,相關費用從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并向業主公示:
電梯、消防等共用設施設備故障損壞,無法正常使用的;屋面、外墻損壞、滲漏嚴重的;樓體外墻墻面脫落或有脫落危險、玻璃幕墻炸裂等危及人身安全的;專用排水設施因坍塌、堵塞、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礙的;公共護(圍)欄破損嚴重的;其他緊急情況。
違反本辦法規定,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公房出售單位等挪用、侵占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退還,并處以挪用、侵占金額二倍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刑事責任。
記者 孫雪蘋
場景創新催熱河南“雙節”消費
今年端午恰逢“六一”,節日效應疊加顯現,河南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消費新圖景。記者昨日從省商務廳獲悉,端午假期,全省重點監測的零售和餐飲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營業收入)7.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
端午小長假期間,我省圍繞精品購物、精致美食、夜間消費等領域,舉辦形式多樣特色促消費活動,持續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為“端午經濟”注入新動能。
精準施策,引領消費提質擴容。端午假期,全省各級商務主管部門以優化商品服務供給為基礎、場景創新為載體、政策補貼為抓手,組織開展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推動傳統消費提質、新消費擴容增量。從鄭州來看,航空港區推出新能源汽車專項補貼活動,疊加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最高補貼達2.4萬元,助力綠色智能消費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據統計,假日期間,全省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家電訂單達22.66萬臺,銷售額達7.57億元;3C數碼產品訂單達13.71萬部,銷售額達3.44億元。省商務廳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家用電器類、汽車類、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7%、18.7%、14.6%。
民俗融合,激發市場活力升級。為營造濃厚的端午傳統節日氛圍,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全省各地商貿企業提前謀劃,將端午民俗體驗與促消費活動深度融合,打造兼具文化底蘊與消費熱度的節日場景。鄭州二七萬達廣場開啟端午“粽”動員年中大促,指定商品五折起、珠寶滿減,同步舉辦魔方、少兒體操、街舞等賽事,并可憑河南任意景區門票領優免卡享品牌專屬福利,實現文旅消費雙向賦能。正弘匯以粽夏汪汪隊、端午奇妙游、小紅帽兒童劇等活動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吸引寵物家庭與親子消費。來自省商務廳的監測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全省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累計實現銷售總額(營業收入)7.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
“雙節”聯動,推動美食消費拓展。端午粽香遇上“六一”童趣,今年“雙節同框”催熱旅游市場,親子游、短途游、自駕游熱度持續攀升。城市周邊景區、主題公園、鄉村旅游點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深挖餐飲消費潛力,將地方文化特色與政策工具結合,形成“以游帶食、以食促游”的雙向循環,助力餐飲業蓬勃發展。據統計,我省端午假期期間重點監測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1039.6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3%。
供應充足,生活必需品平穩運行。來自省商務廳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2日,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重點監測的66種生活必需品零售價格,與節前相比“32降34漲”。分大類看,白條雞每公斤18.13元、雞蛋每公斤7.93元、食用油每升17.37元,分別下降1.4%、0.4%、0.3%;蔬菜每公斤5.36元、水產品每公斤27.83元、豬肉(后腿肉)每公斤26.69元,分別上漲2.9%、0.6%、0.3%;水果每公斤9.59元、糧食每公斤5.19元,價格穩定。
記者 成燕 孫婷婷 文/圖
鄭州市創業開業一次性補貼1萬元
6月3日,記者從鄭州市人社局獲悉,為落實落細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實現精準化管理和便捷化就業服務,我市制定了《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鄭州市財政局關于調整鄭州市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鄭州市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政策部分內容作出調整,本通知所規定的創業開業補貼為一次性補貼,標準1萬元。
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 線上線下均可申請
通知適用范圍明確,適用對象為在鄭州市市區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鄭州戶籍的就業困難人員、鄭州戶籍的返鄉入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人員申請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
已經享受過開業補貼、農民工返鄉創業補貼、創業開業補貼的不得再次申請。
申請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可采用線上或線下方式申請。申請人持辦理申報材料原件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經辦窗口提出申請,或申請人登錄河南就業網上辦事大廳(電腦端網址https://hnjy.hrss.henan.gov.cn/)“個人事項”窗口,或者鄭州政務服務網(電腦端網址https://zz.hnzwfw.gov.cn/)搜索“開業補貼”,或者“河南就業”微信公眾號,或者“河南就業”支付寶小程序提出申請。
申報材料須提供身份證明材料及工資支付憑證。高校畢業生身份人員按要求提交畢業證書,退役軍人身份人員提供退役軍人證件等相應身份證明材料。返鄉入鄉農民工提供戶口簿首頁、戶主頁、本人頁。返鄉入鄉農民工應當提供企業近6個月公司賬戶銀行轉賬回單電子憑證且注明“工資”;有雇工個體工商戶提供支付工資相關電子憑證。
新舊政策差異對比 部分標準有所調整
據悉,2024年12月,河南省人社廳下發了《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全省一次性創業補貼工作的最新要求。隨即,鄭州市對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政策部分內容作出調整,創業開業補貼為一次性補貼。
記者對比發現,新文件政策在適用范圍方面將原文件政策中“大中專學生、脫貧家庭勞動力、返鄉農民工”調整為“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鄭州戶籍的返鄉入鄉農民工”。
申報條件方面,新文件政策將原文件政策中“首次創辦企業”調整為“首次創辦小微企業”。原文件政策中“鄭州戶籍的返鄉農民工初始創業,取得工商、稅務登記且有固定經營場所,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帶動當地3人以上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新文件政策調整為“在鄭州市市區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鄭州戶籍的返鄉入鄉農民工”。
申報材料方面,新文件政策身份證明材料中,新增了“高校畢業生身份人員按要求提交畢業證書,不再另外提供學歷認證報告。退役軍人身份人員提供退役軍人證件等相應身份證明材料。返鄉入鄉農民工提供戶口簿首頁、戶主頁、本人頁”。
新文件政策在工資支付憑證方面,調整為“返鄉入鄉農民工應當提供企業近6個月公司賬戶銀行轉賬回單電子憑證且注明‘工資’;有雇工個體工商戶提供支付工資相關電子憑證。不再另外提供不少于3名員工的員工花名冊和《勞動合同》”。
本報記者 劉盼盼
夜晚“亮”起來 消費“火”起來
中醫問診、簋市開張、餐飲繁忙……夏日來臨,“夜”鄭州多元消費場景日趨活躍,給市民帶來不一樣的“夜”體驗,也給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
中醫問診 解鎖夜游新體驗
逛夜市、賞節目、品藥膳、看中醫……當城市煙火氣遇上傳統中醫藥,會是怎樣的“夜”體驗?
6月1日晚,位于高新區的華強廣場人潮涌動,鄭州中醫院西區醫院中醫藥文化夜市在綿綿細雨中如期舉行。
“醫生,我最近總是口苦、焦慮”“我的腿被撞了,沒有骨折,為啥半年了還疼”……雖然天空不作美,但活動現場仍然人氣旺盛,市民熱情不減,紛紛前來體驗問診,義診區排起長隊。
“什么時候開始有這種癥狀的”“撞擊部位有皮下水腫,不能再活動了”……經驗豐富的中醫專家化身“夜市攤主”,為市民問診把脈、熱情建議、免費開方。
“平時這些專家號約都不好約,現在送到家門口還免費,真是太貼心了。”正在排隊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前一天她來看了一次,覺得醫生診斷準確,建議合理,今天再來給老伴兒看看。
不僅專家義診“攤位”火爆,茶飲區也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肝膽相照茶”“洛神烏梅飲”供不應求,00后直呼“比奶茶健康”;文創攤位前,艾草香囊、驅蚊包引發搶購,市民笑稱“藥店變網紅店了”; 中醫體驗區,針灸師一針緩解肩頸痛,推拿師傅手法精準,引得市民紛紛前來嘗試。
除了醫療服務“出攤”,主辦方還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專業演員字正腔圓、韻味十足的戲曲表演,讓現場觀眾如癡如醉;平日里拿聽診器、開藥方的白衣天使們,化身“跨界達人”,為市民獻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文化盛宴。
據介紹,2024年10月首秀以來,該院的中醫藥文化夜市已開展了21期,服務周邊群眾10萬余次。
簋市開啟 打造夜游新地標
漢服巡游、民俗表演、聽曲逛攤……5月31日晚,碧波園文化藝術廣場流光溢彩、人聲鼎沸,“鄭州簋市·文化大夜市”火熱開啟,為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據了解,“鄭州簋市·文化大夜市”規劃了超千個攤位免費開放,攤位分古玩文玩區、文創潮流區、逛吃逛喝區、文娛休閑區及實踐創業專區5個板塊。在古玩文玩區,游客們可以淘到各種好玩兒的古玩、文玩、手串兒、古舊書籍等藝術品,在淘寶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博大魅力;文創潮流區匯聚了各類創意十足的手工藝品、原創藝品、潮玩藝品等國潮商品,這些創意手作和潮流好物,展現出了年輕人、年輕態度的時尚前沿;逛吃逛喝區匯聚了美食小吃、咖啡奶茶、烘焙甜點、輕食輕飲等特色消費,讓游客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享受悠閑的城市燈火;祈福體驗活動特別準備了祈福牌和祈愿帶,游客可以寫下自己美好的愿望,親手掛到磚雕文化墻上;實踐專區為年輕人和創業者提供創新、創業、實踐的經營平臺,倡導和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展示才華、收獲成果。
何為簋?“簋”即“鬼”,在古老的簋市交易中,有著約定俗成的行規——“假不包換,買賣自知,外人莫管”。這種獨特的交易模式吸引了無數懷揣好奇與尋寶之心的人,使其成為淘寶圈最負盛名的淘寶集會。如今,“簋市”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在碧波園重煥生機,成為傳承與創新的文化交流平臺。在這里,傳統非遺與時尚潮玩碰撞,美食創意與傳統手作交融,致力于打造集文化、藝術、創意、商品、購物、美食、輕娛于一體的夜間消費新地標,為鄭州夜經濟注入新活力。
“鄭州簋市·文化大夜市”將于每周六18時~24時準時開放,主辦方將不斷豐富活動內容,融合多元生態,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個高品質的夜間休閑好去處。
小吃夜市 氤氳滿滿煙火氣
逛夜景、品美食、喝美酒,在夏季,小吃夜市對多數市民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要大份的熬炒雞,微微辣哦”“長沙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快來嘗嘗”……6月2日傍晚,夜幕低垂,燈火燦爛,錦藝城商業街漸漸熱鬧起來,琳瑯滿目的各種特色小吃有序擺放,前來“解饞”的游客熙熙攘攘,他們或三三兩兩圍坐一桌,喝著啤酒,吃著美食,或結伴攜友,穿梭于各個攤位前,尋找自己最心儀的那一款,滿滿煙火氣在攤主的忙碌和食客的滿足中熱烈升騰。
“錦藝城有大商場,還有美食街,逛逛商場,吃吃夜市,美得很。”趁著假期,張女士約了幾個朋友,過完購物癮,又來美食街尋找味蕾的滿足,感覺生活如此愜意。
“有三黃雞、黑鳳雞,你要哪一個”“四個人,要個大份的吧”“好嘞,我給你多加點土豆”……在一家熬炒雞攤位前,老板一邊熱情招呼顧客,一邊麻利地配料、翻炒,四口鍋一溜排開,咕嘟嘟不停翻滾。
“入夏以來,生意好了很多,你看我這會兒都停不下來。” 客流量不斷增加,煙火氣十足的美食街不僅滿足了市民的消費需求,也增加了商販收入。攤主小薇告訴記者,為了最大限度服務顧客,減少等待時間,還特意推出了微信點單,顧客在微信里提前說一聲,到點來拿就行了。
“老板,前面還有幾桌啊”“不多,就剩5桌了,稍等一會兒”……沿街前行,在一家小龍蝦店前,記者看到,店里座無虛席,店外幾張桌子也已坐滿,還有幾個人在排隊等候。順著街道另一側往前走,大盤雞、碳鍋魚、火鍋等餐飲店外擺的小桌前也都坐滿了熙熙攘攘的顧客。
除了流動攤販,沿街的燒烤店、火鍋店也紛紛推出夜間營銷活動。市民約上家人朋友,三五成群圍桌而坐,點幾個招牌菜,配上清涼的啤酒,聊心事、話家常、談打算,交談聲與店主的招呼聲此起彼伏,濃濃煙火氣撲面而來,讓鄭州夜色更亮,為市民生活添彩。
本報記者 李愛琴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