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這粽子包得真專業!”近日,河南省銀齡基金會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遞愛心與溫暖,在中原區須水街道河東路社區精心組織開展了一場名為“端午鄰里情,粽香暖人心”的慈善公益活動。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基金會工作人員早早就來到社區,搭起了桌子,擺好了粽葉、糯米、紅棗等包粽子的材料。
居民們紛紛踴躍參與,其中不乏包粽子的高手。只見他們熟練地拿起粽葉,折成漏斗狀,填上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層層包裹,用繩子系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不太會包粽子的居民也在“高手們”的耐心指導下慢慢掌握了技巧,逐漸上手。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歡聲笑語不斷。大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分享著端午節的習俗和故事。
“我小時候都是吃菜餃、糖糕,沒有粽子。”“我也是,上了班才第一次吃到粽子”……老人們回憶著往昔端午節的傳統慶祝方式,年輕人則好奇地聽著,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跨代際的交流讓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仿佛時間在這一刻慢了下來,社區充滿了家的溫馨。
河南省銀齡基金會還為社區的困難家庭、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準備了豐富的端午禮品——水果、蔬菜、米面油等。“這些禮品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對特殊群體一份深切的關懷和濃濃的愛意。”一位工作人員在現場說。受助者在接受到這些承載著滿滿愛心的物資時臉上不由洋溢出感動和幸福的笑容,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在這個傳統節日里不再孤單。
此次慰問有一位特殊的大姐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她身患殘疾,卻以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在聊天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了解到大姐的日常生活并不輕松。由于身體殘疾,很多事情都需要她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卻從未抱怨過,而是盡自己所能把日子過得井井有條。“社區的鄰居們也都很照顧我,經常會給我送來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這讓我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大姐感慨道。
“此次公益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節日慶祝,更是河南省銀齡基金會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省銀齡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可以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激發更多人關注公益,加入到傳遞愛心的行列中來,“未來,我們將用實際行動,把慈善的種子播撒在中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讓愛與關懷在鄰里之間傳遞。”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