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中國藍領就業調研報告》,過去十年間,中國藍領群體月均收入從2013年的較低水平躍升至2024年的6150元,年均增速達7.2%,約為白領群體增速2.8%的2.6倍,藍領與白領收入差從2013年2.17倍收窄至1.37倍。近日,這一變化在騎手身上進一步體現:美團最新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一線城市高頻騎手月均收入達10100元,環比增長12%;由熟練騎手組成的“樂跑騎手”月均收入更攀升至12593元,成為藍領收入的“金字塔尖”。藍領白領收入增速呈現“反向剪刀差”。
▲藍領收入增速快于白領,形成“反向剪刀差”(《2024中國藍領就業調研報告》)
▲貨車司機、外賣員月均收入較2023年增長超10%,領跑藍領“第一梯隊”(《2024中國藍領就業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2024年藍領薪資增速顯著高于白領,部分高技能藍領崗位(如月嫂、貨車司機)月收入突破8000元,接近甚至超過部分初級白領崗位;貨車司機、外賣員收入的同比增速都超過10%,而白領群體呈現“波浪式前進”,2024年8400元同比微增僅0.1%,暴露出金融、房地產等傳統優勢行業增速乏力。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343元,名義增長2.8%,而藍領群體的平均月薪已不斷接近這一水平。外賣騎手領跑藍領收入“第一梯隊”,不僅刷新了公眾對藍領職業的認知,更讓部分白領群體感受到“薪酬焦慮”。
《報告》提到,2024年中國藍領群體規模達4.25億人,藍領憑借“技術護城河”突破天花板,白領則陷入“數字化擠占”的存量博弈。未來三年,隨著工業互聯網滲透率突破45%,藍領中的“智能工匠”薪資或反超初級白領。初級白領崗位(如行政、文員)月薪普遍在5000-7000元區間,與高技能藍領崗位(如騎手、月嫂)8000元以上的收入形成倒掛。一名月薪7000元的白領坦言:“朋友做騎手月入過萬,工作時間更自由,我的職業優越感蕩然無存。”
藍領內部不同職業也有變化。與 2023 年對比,招聘崗位的數量有明顯上升的類型,主要集中在商務司機、技工、面點師、電子電氣等崗位。 家政/護理類崗位數量在華南和華中地區增長最快,增幅分別達到108%和57.2%。 以往被視為“個人IP”賺錢利器的網絡主播,93%的人收入不足3000元,31%甚至低于1000元,網絡主播職業的勞動價值呈現體力化趨勢。
數據顯示,“Z世代”藍領擇業最關注尊重感與即時回報,85%重視“干活受尊重”,80%傾向彈性工作制,78%要求秒薪到賬,70%強調工作生活界限——因此,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職業因不欠薪、到賬快、下線即下班等特點,成為很多年輕人就業過渡期的選擇。一些頭部平臺也在為藍領就業提供更好的職業體驗。如多地主管部門指導平臺與物業企業建設友好社區后,騎手交付相關客服投訴下降9.71%(全國),騎手日均步數減少1萬步(天津),居民服務滿意度提升92.3%(北京朝陽)。
《報告》預測,未來三年高技能藍領崗位月薪有望達7000-8000元,與白領中位數收入(當前約7500元)基本持平。以美團為例,通過閃購業務擴張(2025年一季度非餐飲日單量突破1800萬單),將持續推高騎手收入上限。社交媒體上,“轉行送外賣”話題閱讀量超10億次,某職場論壇調研顯示,23%的白領考慮轉向藍領高收入崗位,傳統職業價值體系或將迎來顛覆性重構,更多類型的新就業形態成為就業的蓄水池和穩定器。
▲冬季訂單高速增長閃購需求旺盛,騎手收入環比增長顯著(圖:美團研究院)
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