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安裝有16臺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均由我國自主研制。
叮!北靜拿出了看家寶,點亮了城市里的路!
為了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全國各地都拿出了看家寶,點亮城市里最亮的建筑。鄭州被網友評為“最實在的崽”,“百年百點,五向一線”東強、西美、南動、北靜、中優、外聯,東西南北中都亮起來!
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已超1萬美元
中央財辦副主任韓文秀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均國民收入只有幾十美元,平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成人識字率只有20%左右,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口當時是文盲,嬰兒死亡率高達千分之兩百。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艱苦奮斗,目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1萬美元,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9年,嬰兒死亡率降低到千分之五點六。
美國佛州住宅樓坍塌事故已致9死,仍有156人失聯
據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縣官方消息,截至當地時間27日早晨,24日發生在該縣瑟夫賽德鎮的住宅樓局部坍塌事故死亡人數升至9人,仍有156人失聯。
日本21地點河流及地下水有機氟化物超標
近日,日本環境省表示,從2020年開始的對日本全國143個河流及地下水等水質調查結果顯示,12都府縣的21個地點的河流及地下水有機氟化物超標。
盧森堡首相新冠檢測陽性
盧森堡政府27日發表公報說,盧森堡首相貝泰爾當天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已開始進行為期10天的自我隔離,遠程辦公。
天下·人物
楊利偉的文章入選語文課本,
細節刷屏!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神五載人飛船成功出征太空,成為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2021年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個“家”大得連楊利偉都羨慕了!
近日有網友發現,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中有篇課文名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楊利偉。
楊利偉回憶生死26秒驚險時刻↑
因教材是近幾年新修訂的,不少人都沒學過。讓我們來一起閱讀學習~
全文如下
↓↓↓
(圖片來源:@共青團中央)
航天人甘用生命追星逐月
在九天之上
刻下中國印記
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星河璀璨,
我們必將閃耀!
午間·漲知識
你知道,
兩千年前,
古人玩的“足球”長啥樣?
在甘肅簡牘博物館,
有一件出土于懸泉置遺址的文物“蹴鞠”,
反映了兩千年前邊塞的娛樂健身活動。
我們一起近距離觀賞“蹴鞠”文物,
聆聽古代“足球”的故事。
這么一件小小的“蹴鞠”
還沒有一個成年人的拳頭大
但承載的卻是兩千年的中國文化
不得不說,
古人真的太有智慧了
嗯~有的網友過于調皮了
關注·健康
近日
一則#90后小伙心梗不聽醫生勸拒絕手術#的話題
登上熱搜榜
閱讀超2.5億
25日凌晨,20多歲的小伙小劉捂著胸口,一邊喊痛,一邊走進急診室。
經診斷,小劉下壁心梗,肌鈣蛋白數值20多。醫生建議盡快手術,小劉不同意。醫生聯系上小劉的母親,其母也不同意手術。
小劉覺得醫生不讓自己走是侵犯了人身自由,報了警。警察了解情況后,也幫著一起勸,小劉仍是不聽。
最后,他簽了字,離開了醫院。
幾個小時后,醫生不放心再次聯系小劉,不料對方說,“聽你這么說,心肌細胞已經壞死很多了?那我也不在乎讓它再多死一些。”之后,小劉也沒再來醫院,后續情況不得而知。
而醫生發的一條朋友圈,字里行間亦透露出強烈的無奈:
評論區,網友都炸鍋了
心梗早就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
年輕心梗患者也有不少
據@生命時報 ,研究發現,超半數心梗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前1個月曾出現癥狀,且九成在猝死前24小時,會再次出現癥狀。
發病前幾天或幾小時:胸悶、心慌、呼吸不暢;牙疼,尤其是一累就牙痛;不明原因的惡心和嘔吐等。
發病前1小時:以上癥狀越來越嚴重。
發病時:患者會感覺胸口壓著一塊大石頭,呼吸困難,滿頭大汗,甚至有瀕死感。此時,應安靜休息,立刻撥打120尋求急救。
如果出現不適
應及時接受治療
輕松·一刻
6月26日,山西朔州,一女子乘車路遇奶牛擋路,她便搖下車窗和奶牛商量讓路。
奶牛竟然點頭答應,然后邁步向前,把路讓了出來。
一個敢商量,一個敢答應
這位女子怕是開啟瓊瑤女主的技能了
要知道
紫薇可是能和馬溝通呢
牛牛也是厲害
真·懂事
It's over.
See you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