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中國成立76周年國慶與中秋“雙節”來臨之際,鄭州市大街小巷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9月29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二七廣場,只見廣場周邊建筑懸掛著巨幅國旗,西大街、德化街沿街懸掛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市民紛紛駐足拍照,用鏡頭定格對祖國的祝福。作為2025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新時代 新征程 新風貌”十大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以文藝展演形式與全民互動,留下市民與國旗合影精彩瞬間,點燃市民的愛國熱情。
走進二七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成為最亮眼的色彩。高達3米的巨幅國旗懸掛在鄭州亞細亞等標志性建筑外墻上,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西大街道路兩側的商鋪門前,一面面標準尺寸的國旗整齊排列,形成紅色長廊,行人穿行其間,仿佛置身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每年國慶都盼著這抹紅色!”帶著孩子拍照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特意給孩子佩戴了紅領巾,“想讓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感受家國情懷,這是最好的成長教育”。
廣場中央,不少市民以二七紀念塔為背景,與國旗合影留念。有的全家老小齊上陣,有的情侶依偎微笑,還有身著漢服的年輕人用傳統服飾與國旗同框,展現“國潮”新風尚。據了解,自2024年全國多地發起“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以來,這一形式已成為國慶期間群眾表達愛國情感的重要方式,今年鄭州將其納入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活動內涵與表現形式。
10時整,二七紀念塔的整點報時鐘聲準時響徹廣場,悠揚的旋律與市民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兩支群眾廣場舞,以明快的節奏、動感的舞姿點燃全場,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這兩支舞蹈是‘中原舞蹁躚’鄭州市廣場舞大賽的優秀作品,深受廣大群眾喜歡,體現了‘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活動宗旨。”鄭州市文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基層公益展演涵蓋舞蹈、合唱、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讓愛國主義精神刻入城市肌理。
記者 蘇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