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把目光再次投向鄭州:2025年9月,全球金剛石產業再次進入“鄭州時間”。“世界金剛石看中國,中國金剛石看河南。”一句行業口頭禪背后,是一場靜默而洶涌的十年躍遷。
金剛石被譽為“終極半導體材料”,而鄭州高新區也正在用一塊“最硬石頭”托舉國家戰略。
十年之前,這里還是磨料磨具“老產區”;十年之后,英寸級單晶、半導體級拋光墊、培育鉆石電商交易額成績斐然,就讓我們跟隨這“成長”的十年,拆解“躍遷”背后的技術密碼、產業語法與城市算法。
從“金剛鉆”到“瓷器活”,角逐未來產業“新賽道”
1963年,我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研制成功。歷經60余年產業化,河南已成為超硬材料大省。來自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剛石產量約占全國的80%。
三磨所老照片 資料照片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超硬材料方面,有20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在河南扎根,超過80項關鍵技術突破在實驗室誕生,河南金剛石正從“工業牙齒”向“終極材料”華麗轉身。
鄭州高新區科創資源富集,集聚了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和654家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其中,國家級33個,省部級621個。引進培育省市新型研發機構,截至2025年7月底,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約為5475件,占鄭州市的34.66%;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11.30件,居全省首位。高新區是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地區和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累計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46家,省級知識產權強企123家。現有有效期內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5家、重點“小巨人”企業1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5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709家、高新技術企業1857家,擁有各類雙創載體93家。
高新區國機精工有限公司 資料照片 唐強攝
立足超硬材料產業優勢,鄭州高新區正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與人才培育的深度融合。鄭州大學與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磨所”)共同設立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面已合作多年,始終致力于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通過深入開展科研合作和交叉培養,基地已為國家及河南超硬材料產業鏈等領域輸送多位專業人才。
從“克拉”到“生態”,把一塊石頭送上價值鏈“空間站”
“我們賣的是‘石頭’,不是‘故事’。”鄭州高新區一家從事外貿的工作人員李建華回憶,早在2015年公司訂單大部分來自中東石材切割盤,毛利率不到10%。
轉機出現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為了把經濟大省變成經濟強省,河南提出要培育壯大7個萬億級產業集群、28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鏈,通過鏈群發展,推動河南產業攀“高”向“新”,超硬材料首當其沖。人造金剛石產業更是乘“鏈”而上,被高新區列入轉型發展攻堅項目。
60年前,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誕生在位于鄭州高新區的“三磨所”,中國“最硬”的產業自此拔地而起。60年后,鄭州高新區努力種得“梧桐樹”,只待超硬材料“鳳凰”來。
位于高新區冬青街95號的鄭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資料照片 唐強攝
大力鞏固超硬材料產業優勢,快速加強寶石級培育鉆石領域投資推廣建設,在此背景下,經河南省/市政府批準設立的政府引導、鄭州高新國資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鄭州研究院共同發起參與、業界市場主體共建河南省培育鉆石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通過行業供應鏈資源整合,數字化交易體系建設,打造集線上交易平臺、共享庫存系統、線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加工設計工作室、標準化研究與檢驗檢測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以及產業學院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平臺主要服務對象包括但不僅限于上中下游生產廠家、貿易商、品牌零售商,通過建立“供應鏈+庫存共享+線上線下交易”多元化、多層次、全產業鏈的服務生態,打造最具影響力的數字化培育鉆石珠寶飾品產業綜合服務樞紐;實現交易、展示、檢驗檢測、物流、倉儲、保險、人才培養、信息發布等多種功能。
交易中心的成立為強力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發展體系戰略重塑、創新生態加快重構、優勢再造全面起勢搭建良好的產業發展舞臺,開辟“要素配置+線上/下交易+質量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的新路徑,實現組織形式、交易模式、政策扶持、數字化應用、人才支撐等方面多元創新。
鄭州高新區正在完成“原材料→新材料→新消費”的躍遷,每一級都對應價值量的放大,不再賣石頭,而是向賣標準、賣生態、賣話語權轉變。
2024金剛石產業大會現場 資料照片
從磨料磨具到“隱形冠軍”:邀你共赴2025產業之約
金剛石被譽為“工業的牙齒”,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其在經濟、軍事、民用、醫療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鄭州作為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發源地、人才聚集區、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擁有三大“硬”實力。
位于高新區春蘭路22號的鄭州新亞復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資料照片 唐強 攝
產業發展實力硬。不僅是我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誕生地,并且擁有完整產業鏈,三磨所、中南杰特、華晶、未來、四方達、鄭鉆、聯合精密、晶拓、富耐克等眾多龍頭企業。培育石鉆方面,未來培育鉆石(河南)有限公司通過行業供應鏈資源整合,數字化交易體系建設,正在打造成為集線上交易平臺、共享庫存系統、線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加工設計工作室、標準化研究與檢驗檢測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以及產業學院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科技創新實力硬。鄭州市超硬材料產業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擁有超硬材料領域國家級研發平臺7家,開發了全球領先的高溫高壓法培育鉆石生長技術、國內功率最大的化學氣相沉積法培育鉆石生長技術。“三磨所”研發的散熱和光學用多晶金剛石產品直徑范圍覆蓋2~6英寸,純度達到百萬分之一,并已開展示范性應用。
鏈強鏈實力硬。鄭州市建立了以人造金剛石為核心的超硬材料產業鏈“鏈長制”,配設產業基金、金融生態、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稅務服務等6個助企強鏈工作專班,制定實施了《鄭州市培育壯大超硬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鄭州市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建設目標、發展方向、實施路徑和政策措施,形成了“技術研發、原料及輔料生產、生產設備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及應用”集中完善的全產業鏈條。重點打造“一核心三基地”超硬材料產業園,積極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協同發展,不斷推動培育鉆石產業鏈優化升級。
2024金剛石產業大會現場 資料照片
特別是,鄭州市已成功舉辦多界金剛石產業大會,吸引多位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行業知名企業代表參會,近百個項目在現場簽約,為產業集聚了良好生態。
為延續金剛石產業大會的良好態勢和聚合作用,經過積極籌備,2025金剛石產業大會將9月17日至22日將再次在鄭州盛大啟幕,交流全球金剛石技術、產業和應用的最新成果,促進政、產、學、研、用、金、服等環節的合作,屆時,來自全球的嘉賓將再次感受這座城市的“硬度”與“溫度”。
十年躍遷只是序章。
當“最硬石頭”長出“最軟生態”,鄭州高新區正在把超硬材料產業從“隱形冠軍”推向“顯性引擎”,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鑿出一條“硬核”賽道。
記者 許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