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書法、茶道、烘焙……近日,記者走進“六合時光里青年夜校”,一股青春的氣息迎面而來,每個教室都是積極向上的奮進氣氛。這群青年人,白天上班,晚上來這里,將學習一項新技能,培養一種興趣當成了最好的解壓方式。
作為鄭州市“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市級試點項目,新鄭路社區“六合時光里青年夜校”的落地運營,離不開鄭州慈善總會的專項支持與“活水計劃”項目組、管城回族區慈善總會的協同助力。通過精準對接轄區青年群體學習需求,以慈善資金與資源賦能,讓夜校成為青年“夜間充電、實現成長”的優質平臺。
當前都市青年普遍面臨白天工作學習繁忙、業余時間碎片化、自我提升需求難以滿足的困境,“充電難”成為制約青年發展的突出痛點。
新鄭路社區敏銳捕捉這一民生訴求,管城回族區慈善總會以“幸福家園”工程試點為契機,聯動“活水計劃”項目組,在社區自籌資金基礎上,協助社區申請鄭州慈善總會專項資金,為夜校的場地籌備、課程開發、師資對接等關鍵環節提供堅實保障,切實將青年“想學習、盼提升”的需求轉化為可落地的惠民服務。
開辦后的“六合時光里青年夜校”始終以“服務青年、助力成長”為核心宗旨,構建起精準化、多元化的青年學習體系——課程設置兼顧實用與興趣:針對青年不同需求,開設基礎文化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幫助夯實知識根基;重點打造職業技能課程(播音與主持、電商運營、心理咨詢、小紅書新媒體),助力青年掌握就業創業核心本領;同步增設興趣素養課程(書法、繪畫、音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綜合審美能力。
師資與質量雙重保障。組建由高校專家學者、行業實踐精英構成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以專業知識儲備與豐富實戰經驗開展教學;建立常態化教學質量管控機制,通過定期考試考核、學員反饋收集等方式,確保教學內容落地見效,讓學員“學有所獲、技有所成”。
如今,夜校不僅是青年提升能力的“充電站”,更成為青年交流互動的“朋友圈”。眾多學員通過系統學習,實現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雙提升,部分學員成功憑借所學找到心儀工作或開啟創業實踐;同時,學員在課程中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互助共進”的良好氛圍,切實感受到社區與慈善組織帶來的溫暖與支持。
下一步,鄭州慈善總會將以該夜校為范例,在“幸福家園”工程框架下培育更多精準服務青年的慈善項目,切實為青年成長賦能,助力青年在城市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持續提升轄區青年群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