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嘉賓來到超聚變技術有限公司和河南博物院參訪,一覽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獨特風采。
“Let computing serve you better,讓算力更好地服務您。”下午3時,當嘉賓步入超聚變技術有限公司大廳,醒目的標語便映入眼簾。在講解員精心準備的英文講解中,代表科技前沿的數字化技術與人工智能應用被娓娓道來。漫步于此,現代化氣息十足的北龍湖,給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泱泱華夏擇中建都”的漢字映入眼簾,有關現代科技的記憶還未消退,一行人便來到了河南博物院。據悉,河南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是見證中華文明發展軌跡,展示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文化藝術寶庫。
從8000多年前裴李崗文化時期遺存的碳化稻谷,到功能各異的生產生活工具,早期人類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在河南這片土地上得到了留存與呈現。藏品中,“賈湖骨笛”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件出土于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文物,能夠演奏出近似七聲音階樂曲,令在場嘉賓震撼不已。
“河南博物院吸引了許多小孩子,我也想把這種經驗帶回去,讓小朋友愛上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來自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的賴斯·阿迪勒(Raisa Adil)向記者分享參訪活動的感受,不僅讓她看到了幾千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樣子,也讓她領略了現代化鄭州的風采,“它(鄭州)真的是一個古今輝映的好地方”。
記者 李居正 文/李新華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