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省醫療保障局獲悉,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全省規范整合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發展、臨床需求變化、醫療資源優化,CT、磁共振等檢查項目正變得更加普遍。此次調整通過整合項目、規范收費、降低部分檢查價格、廢止冗余項目,減輕患者負擔,同時適應醫療技術發展需求。本次調整取消我省現行的224個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按照國家立項指南,將我省現行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規范整合為26個全國統一的價格項目,并制定了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價格。
具體來說,本次調整按照國家醫保局醫療服務價格規范治理要求,同時結合我省實際,對比周邊地區價格水平、地區人力成本、設備集采降價、基金使用情況等因素,按照階段性預期目標價和測算平移價,將我省“X線攝影成像”“PET/CT”等7類項目價格調控在國家醫保局治理目標范圍內,從低確定新的X線攝影成像、計算機體層成像(CT)平掃、磁共振(MR)平掃、磁共振(MR)增強、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等項目政府指導價。
新政明確支持數字影像服務。新確定的相關放射檢查項目價格包含5元的“數字影像處理和上傳存儲服務費”,實體膠片不再打包計入檢查價格。允許公立醫療機構在患者自愿選擇基礎上,若提供“數字膠片云儲存服務”,可不再提供實體膠片。如需額外提供,可在患者確有需求且知情同意下收取相關費用,實體膠片按實際采購價格零差率銷售。對于公立醫療機構無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數字影像處理和上傳存儲服務”的,執行的相關放射檢查項目價格減收5元。
省醫保局要求,新政啟動后,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確定本地區項目價格和醫保首付比例,確保項目規范執行。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規范整合后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按照價格政策規定和臨床診療規范向患者提供服務并收取費用,認真做好價格公示和政策解讀,落實好住院費用清單、明碼標價等相關規定,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各級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治療工傷相關費用時參照執行,工傷保險支付費用時不區分甲、乙類。
記者 王紅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