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鄭州黨史館成功舉辦了暑期“小紅星”講解員培訓活動。來自鄭州市各中小學的數十名學生齊聚黨史館,在系統培訓與專業指導中收獲成長,為成為紅色文化的小小傳播者積蓄力量。
本次培訓聚焦講解員核心素養提升,重點圍繞“發聲技巧”與“講解禮儀”等兩大模塊展開。在發聲技巧訓練中,專業老師韓芯桐結合黨史講解的語言特點,從氣息控制、語調起伏、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細致指導,通過“模擬講解紅色故事”“分組朗讀黨史片段”等互動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清晰、生動的表達方法,讓紅色故事更具感染力。
講解禮儀培訓則注重實踐演練,老師從站姿、手勢、眼神交流等細節入手,示范如何在講解中展現莊重得體的儀態。同時強調與觀眾的互動技巧——“面對不同年齡的聽眾,講解的語速和內容側重也要靈活調整,讓紅色故事走進每個人心里”。
培訓中,學生們認真模仿、反復練習,在老師的耐心糾正下,逐漸形成規范自然的講解姿態。
經過系統培訓,全體學員不僅熟練掌握了發聲與禮儀技巧,更在沉浸式學習中深化了對紅色歷史的理解。
“以前覺得講黨史就是念文字,現在知道要帶著感情講,才能讓大家感受到革命者的偉大!”一名參與培訓的學生說道。不少學員也表示,通過此次培訓,自己對黨史館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有了新的認識,更迫切地想把這些紅色記憶分享給更多人。
鄭州黨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小紅星”講解員培訓活動,既是鄭州黨史館深化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也為青少年搭建了傳承紅色文化的實踐平臺。接下來,參訓學生將以“小紅星”黨史宣講員的身份,積極參與鄭州黨史館志愿講解、紅色故事進校園等社會實踐活動,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讓紅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黨史故事在代代相傳中煥發新的光彩。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