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社成立暨
《鄭州日報》創刊76周年紀念特刊
【城瀾】
熱愛所熱愛的,奔赴所奔赴的
——寫在鄭州日報社成立暨《鄭州日報》創刊76周年之際
從1949年7月1日,到2025年7月1日。
76載時光悠悠,一張報紙,承載一座城市的記憶;76年歲月漫漫,一紙風云,蘊含千鈞之力;76歲風華正茂,步履依舊堅定鏗鏘,筆尖始終熾熱滾燙。
2025年7月1日,這一天,是中國共產黨104周年誕辰,與共和國同齡、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報頭的《鄭州日報》,也走過了76個春夏秋冬,迎來了76歲生日。
76年前的1949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這一年,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也正是這一年,在解放戰爭節節勝利的炮火聲中,帶著沁人心脾墨香的《鄭州日報》創刊,迎來了屬于這份報紙的新生,開啟了與鄭州這座城市血脈相連、風雨同舟、命運與共的壯闊歷程。
追悟初心,墨跡初染素箋,云程競起風華。
1949年7月1日,彼時的鄭州解放不到一年,隨著解放戰爭時期中原局機關報《中原日報》南遷,為謳歌黨的領導和革命的勝利,加強黨與人民群眾聯系,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趕在中國共產黨誕生28周年之際,“四開四版”的《鄭州日報》氤氳著墨香,沐浴著城市榮光,承載著替鄭州民眾指引方向的重任,在奪取全國勝利的炮聲中呱呱墜地。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鄭州日報》在7月1日黨的28周年紀念日與讀者見面了。《鄭州日報》是中國共產黨鄭州市委的機關報,它是人民的代言人,黨的耳目喉舌……”76年前,這份屬于鄭州的“日記”迎來了初啼,第一次以城市之名向海內外莊嚴發聲。如今,再次重溫報紙《發刊詞》,字里行間洋溢的親切與溫暖,依然讓我們心潮澎湃。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自創刊以來,《鄭州日報》便與城市同呼吸、共成長,與每一位鄭州人同奮進、共砥礪,參與了鄭州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熱火朝天的建設浪潮、氣勢如虹的改革發展、波瀾壯闊的時代新篇,始終是鄭州發展的見證者、忠實的記錄者、前進的推動者。
此時回首,滿紙風華,滿目榮光。
76年,《鄭州日報》觀照時代變遷、見證城市發展、呼應民眾心聲、傳播鄭州聲音。看得見的是咫尺版面,承嬗離合,城市每一次拔節生長,潑墨出光陰的故事,鐫刻進歷史的年輪,收錄在報紙的字里行間。看不見的是一位又一位新聞工作者跑在一線、奔向基層、記錄生活,將“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奉獻給讀者;一代又一代鄭報人薪火相傳、守正創新、筆耕不輟,用腳力丈量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眼力捕捉生活的每一個瞬間,用腦力思考時代的每一個命題,用筆力書寫中原大地的奮進篇章。
76 年來,我們見證了鄭州從“火車拉來的城市” 到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滄桑巨變,那是城市發展的華麗轉身;我們目睹了從鄭縣小城到常住人口突破1300 萬、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822.30平方公里的國家中心城市的蓬勃發展,那是城市崛起的壯麗詩篇;我們見證了從全國最早的股份制商業企業鄭州亞細亞商場橫空出世,到蜜雪冰城、宇通客車、三全等行業翹楚搶灘競逐,那是城市經濟的活力綻放。
鄭州的每一個“高光時刻”,時代的每一次潮涌與突破,《鄭州日報》從未缺席。一篇篇報道、一幀幀畫面、一個個鏡頭,珍藏著這座城市砥礪奮進的鏗鏘足音,那些波瀾壯闊的瞬間被永久地留存,歷經歲月依然震撼如初。
76 年來,我們數度捧得 “中國新聞獎” 獎杯,四獲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那是對我們新聞工作的高度認可;連續三年,我們用深情的筆觸講述三位“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讓鄭州大愛之城、溫暖之城、正能量之城實至名歸,那是我們對城市精神的弘揚傳承……
時代的畫卷徐徐鋪陳,每一天清晨,都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底稿和報紙或許會泛黃,但理想與熱忱不懼歲月;只要心中的熱情還在燃燒,腳下的路便無遠弗屆。心懷赤誠、勇毅篤行、永不懈怠,深耕、見證、書寫這座城市的故事,這是《鄭州日報》的使命,也是鄭報人的擔當。
76年初心不變,76年信念如磐。智媒時代,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帶來了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從“紙上”到“指尖”,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給新聞輿論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面對新的挑戰,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技術突圍”為落腳點,積極對接“數與網”,擁抱“云與端”,破界重塑《鄭州日報》、《鄭州晚報》、中原網、正觀新聞、鄭報傳媒科創五大核心資源生態,以攻堅者的銳氣推動媒體轉型突破瓶頸,以創新者的膽識推動媒體融合提質增效,不斷提升自身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新聞工作者提出十二個字要求:“為黨為民、激濁揚清、貴耳重目。”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76年,改變的是時代的發展、技術的迭代,不變的是黨報的堅守、黨報人的初心。從脫貧攻堅的戰場,到鄉村振興的田野;從科技創新的前沿,到生態環保的一線;從民生改善的點滴,到社會治理的創新——無論媒體形態如何變化,一代代鄭報人擔責在肩、挺膺在前,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將全市人民的拼搏足跡和精神風貌,刻錄進城市發展、時代前行的年輪。
今年5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殷殷囑托,厚望如山。未來的歲月,這張報紙仍將是城市窗前的第一縷晨光,是街頭巷尾的熱議回響,是千萬鄭州人掌心的溫度和力量。初心如炬,照見過往亦指引前路,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張與城市同頻的報紙,終將在歲月淬煉中,把“黨報姓黨”的誓言,寫成永不褪色的年輪詩篇。
76年前墨香染就城市底色,76年后筆力再書山河新篇。當晨曦再次掠過那蒼勁有力的報頭,那些凝固在墨跡里的奮斗史詩、流淌在指尖的時代脈搏,終將化為我們永不停歇的動力。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忠實記錄、生動呈現加快推進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鄭州,聚焦“兩高四著力”,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深入推進高效能治理的每一個溫暖瞬間、每一步茁壯成長、每一次歷史跨越,不斷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屬于我們的黨報力量。
76歲,正青春;76歲,正芳華。青春的腳步不會停留,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熱愛所熱愛的、堅持所堅持的,奔赴所奔赴的、珍藏所珍藏的,用跨越山海的勇氣和這座城市一起向前奔跑。總有一場東風,會送還我們遍地鮮花,讓我們和熱愛的城市一起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