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鄭州:筑牢實體經濟根基 布局未來產業賽道

        2025-06-2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無論是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還是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以及打造完整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都離不開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載體。

        圍繞這一目標,鄭州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鏈成群,并布局未來產業賽道。

        鄭州上街機場

        制造強基 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昨日,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力推進裝備制造、鋁加工、耐材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高先進產能比重。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我市加快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推進重點產業聚鏈成群。出臺《鄭州市實施優質企業梯次培育行動方案》,實施筑基、強腰、樹冠三項工程,突出高成長企業培育。繪制產業鏈圖譜,深化市場化招商機制改革,發揮戰略新興產業母基金作用,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快富士康、華為、比亞迪、宇通等重大項目和一批載體項目建設。加快產業鏈群建設,深入實施“一縣一主鏈”行動,推動重點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爭創一批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跨區域產業集群融鏈結鏈,支持鄭南商許超硬材料產業集群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進軍,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和中國軟件名城。

        此外,我市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錨定六大方向、十五條賽道,全力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強化創新引領,爭取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在鄭布局,加快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中原細胞和免疫治療實驗室等在鄭省級創新平臺建設,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組建面向未來產業的創新平臺,強化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強化金融資本賦能,充分發揮政府基金引導作用,將未來產業納入市戰略新興產業母基金、天使基金支持范疇,統籌設立人形機器人、前沿新材料、氫能等未來產業相關子基金,建立健全重點產業常態化項目推薦機制。加快未來產業專業園區建設,突出未來產業專業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按照“一園一特色”原則,打造鄭高新數算產業園、中原區機器人產業園、上街區低空經濟產業園、鞏義市航天航空產業園等一批未來產業特色園區,加快形成“4+N”未來產業空間格局。

        中牟西瓜

        重視“三農” 保障糧食安全與產業興農

        6月底的天氣烈日炎炎,鞏義市河洛鎮寺灣村的田里遙看淺青一片。6月初這里收完小麥,隨即便播下玉米種子,如今玉米苗已經露頭,一排排滴灌帶正在澆灌著玉米苗。當地種糧大戶說,現在農作物播種、灌溉、噴藥、收割等都是機械化、智能化,3000多畝的田地只需五六個人,農業生產效率更高,農作物產量也更高。

        鄭州市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一是嚴守耕地紅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提升耕地質量。二是強化科技支撐,堅持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共促,加強農技推廣服務,提升糧食單產水平,同時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是強化政策支持,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嚴格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全面實施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在保障“糧安”的同時,鄭州市也努力實現“村興”。近年來,鄭州市認真踐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全力推動鄉村特色富民產業提質增效。中牟姚家鎮和官渡鎮的草莓產業、鞏義魯莊鎮桑家溝的花卉產業、登封環嵩山鄉村的民宿產業……各地呈現出“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的良好發展態勢。

        全市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強鎮12個,其中國家級產業強鎮6個,省級產業強鎮6個;累計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8個,其中,國家級示范村8個、省級示范村鎮10個。同時,鄭州市大力發展生態水產養殖,黃河鯉魚養殖規模居全國之首,觀賞魚錦鯉年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168”養殖模式(漏斗形池塘循環水高效養殖技術)在全國推廣。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內綠色食品13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0個,名優特新農產品49個。黃河鯉魚、登封芥菜、中牟西瓜、新密金銀花、滎陽河陰石榴等一大批地方特產享譽全國,已成為鄭州農產品一張張亮麗的名片。

        來自鄭州市農業部門的數據,2024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3元,同比增長5.1%;全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2.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6%。

        登封嵩山民宿

        提質增效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三全食品的生產車間里,一條條自動化、數智化生產線將面粉、蔬菜、肉類等加工成一箱箱面點、水餃、湯圓等美味食品,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和市民。近年來,鄭州市立足農業大省省會資源集聚優勢,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理念,全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鄭州市六大支柱產業之一。

        2024年,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08家,產值約千億元;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約為3.1∶1,高于全國(2.06∶1)平均水平。鄭州速凍食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60%,方便面國內市場占有率20%以上,棗制品產業規模穩居全國首位。千味央廚、蜜雪冰城分別在深交所、港交所上市,成為預制菜、休閑飲品行業的領跑者。

        同時,鄭州食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近年來,鄭州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主動融入國際市場,帶動“鄭字號”食品產業鏈國際化?。蜜雪冰城海外門店近5000家;喜萬年食品年出口大蒜、胡蘿卜等脫水蔬菜9.3億元;三全、思念、白象等企業的產品在北美洲、歐洲等地占據一定市場;萬邦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與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據鄭州海關統計,2024年全市涉及農產品出口業務的企業達到256家,出口額共計32.2億元。

        在中牟新區,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隨著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瑞益食品工業園等優質項目的落地實施,鄭州市農產品加工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形成新的增長點。

        記者 徐剛領 李宇航 趙冬/文 謝鵬飛 袁建龍 張朝暉/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