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第六屆中國知識產權政策與管理論壇暨第十屆知識產權中原論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原工學院、河南省知識產權研究會主辦,以“知識產權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搭建高端交流平臺,匯聚各方智慧力量,深入探討知識產權在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過程中的新機制、新路徑和新模式。知識產權既為創新賦權,又為產業賦能,全面契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著堅實支撐。
近年來,河南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省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3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1倍;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212.5萬件,居中部六省第一;建成3個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數量居全國第四;認定專利密集型產品109件,備案專利產品4333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洛陽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實現河南省知識產權證券化“零”的突破。頒布實施《河南省專利促進和保護條例》。獲批鄭州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和5個國家級保護中心。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320家,是“十三五”末的3.2倍。6個省轄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和試點城市,數量居全國第六。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覆蓋率超90%,高于全國平均值40個百分點。
省知識產權維權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省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積極推動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大力促進專利轉化和產業化,推動專利密集型產業做大做強,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科技與產業創新注入強勁動力;持續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推動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助力實現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流動。
論壇主旨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與發展新質生產力”“數據調查看知識產權工作發展”“知識產權與大國競爭”“大模型智能化系統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數據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等精彩演講。
本次論壇還設置了7個分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大國競爭與知識產權”“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專利保護運用”“商標品牌與地理標志保護運用”“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為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記者 李愛琴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