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瓷器碎片拼成任意喜歡的圖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6月2日,端午假期最后一天,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二樓報告廳游客如織,他們將一片片瓷器碎片整合拼接,讓一幅幅青花瓷拼圖展現在眼前。
據了解,此次“碎瓷拼畫 古韻新生”手工體驗活動是“青花溯千年 瓷上端午詩”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讓游客通過拼青花瓷的形式,了解青花瓷的材質形態與悠久歷史。
活動現場,前來體驗的市民游客在領取免費瓷畫材料后,便坐在桌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旅”。有的游客在青花碎片的圖案紋路中尋找合適的色彩銜接點,有的人則找尋碎片邊緣的貼合處,盡量讓瓷器圖案拼接地嚴絲合縫。“我正在嘗試讓所有的空隙都能拼上,把這個木質相框給鋪滿”專程來博物館參觀的大三學生張義昊說到。
找材料、涂膠水、做拼接……不一會兒,滿桌子的瓷器碎片就變成了一幅幅各具匠心的圖案:一些作品嘗試還原青花立瓶、青花壺的美妙,另一些圖案則天馬行空,匯聚了許多來自日常生活的想象。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青花瓷以獨特質感和鈷藍勾勒千年古韻,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瑰寶,而考古發現與研究證實,鄭州地區唐代就創燒了世界最早的青花瓷。近日來,隨著“大唐·青花瓷學術研討會”和“大唐青花瓷移動博物館”的舉辦,鄭州“唐青花故鄉”的城市新IP“圈粉”無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探索推出讓大眾零距離接觸‘青花文化’的活動,吸引市民群眾能夠感知青花、觸摸青花,推動‘唐青花故鄉’被更多人所熟知。”
據悉,“青花溯千年 瓷上端午詩”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從5月31日以來連續開展三天,從“端午·城市考古體驗課堂”特別活動到“考古人講考古”公益講座、手拼青花等,三天假期為游客帶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內容,吸引市民群眾在端午假期走入博物館,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假日”。
記者 李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