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姐姐和你一起創作的‘七彩花’”“一點一點涂,不要慌”……近日,鄭州市兒童福利院洋溢著溫暖與歡樂,腦癱兒童多元藝術互動志愿服務活動順利開展。河南省建筑職業學院學生志愿者、福利院寄養家庭兒童志愿者與福利院特護部中重度腦癱兒童相聚一堂,通過繪本共讀、集體壁畫創作等環節,開啟了一場充滿愛與藝術的暖心之旅。
活動在輕快的《幸福拍手歌》中拉開帷幕。大學生志愿者小心翼翼地抱扶腦癱兒童入座,寄養兒童主動尋找結對伙伴,一場跨越群體的溫暖聯結就此拉開序幕……
繪本共讀環節,大家化身“故事小火車”。寄養兒童手持帶漢字標注的低齡繪本,坐在伙伴身邊逐行點讀:“小兔子抱著胡蘿卜,蹦蹦跳跳回家啦……”大學生志愿者適時拋出簡單提問:“寶寶看到小兔子的耳朵了嗎?是什么顏色呀?”當腦癱兒童對問題有積極正確的回應時,寄養兒童便會立刻送上卡通貼紙。
在“我們的奇幻世界”集體壁畫創作環節,大學生志愿者用剪紙剪出太陽、云朵等基礎形狀,引導孩子們用蠟筆填充色彩。對于肢體功能較弱的孩子,志愿者用手掌覆蓋其手部輔助繪畫,留下一個個稚嫩的花朵,并用生動語言描述畫面:“這個黃色是小鴨子的家,旁邊還有綠色的小草呢!”輕柔的《卡農》背景音樂中,紅藍黃三原色在畫紙上交織,漸漸勾勒出孩子們心中的奇幻天地。
活動尾聲,集體壁畫被孩子們展示在手中,貼紙標注著每位兒童的創作區域。“你畫的藍色大海好漂亮!”“這個紅色愛心是我和姐姐一起畫的!”……志愿者的真誠贊美讓腦癱孩子們露出燦爛笑容。
最后,在《蟲兒飛》的舒緩旋律中,志愿者們為孩子們送上卡通貼紙,輕輕擁抱或擊掌約定,定格下一個溫暖瞬間。合影時,大學生托舉著腦癱兒童的手臂擺出“愛心”手勢,鏡頭里的每一張面孔都閃耀著愛與希望。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藝術互動,更是一次跨群體的融合成長。一名大學生志愿者說:“當看到孩子們用蠟筆畫出第一個圖案時,我突然明白,愛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彼此照亮的過程。”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社工科負責人表示,“拾光者”社工團隊將推動更多社會力量關注腦癱兒童群體。這場充滿藝術與溫情的活動,不僅為腦癱兒童打開了感知世界的新窗口,更讓志愿者們在付出中收獲了“理解與責任”的成長課。未來,福利院將持續開展多元互動項目,讓“閑暇時光,溫暖陪伴”的理念照進更多角落,用愛編織起特殊兒童與社會之間的溫暖紐帶。
記者 陶然 通訊員 張曉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