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早上,新密市來集鎮趙溝村,村民打開水龍頭,汩汩清水流出。村民一邊取水做飯,一邊高興地說:“現在打開水龍頭就能用上干凈水,洗衣做飯隨用隨取,再也不用卡點卡時去儲水了。”
村里以前用水還要定時儲水嗎?位于新密市來集鎮的趙溝水廠始建于1987年,30多年來,其擔負著當地村民的用水重任,但由于歷史原因,加上供水設施老化失修、入戶管網錯綜復雜、運營成本和收益失衡等多重因素,水廠長期依賴定時供水模式維持運轉。據村民說,以前村里停水如同“家常便飯”,村民要時刻盯著鐘表儲水,生活很是不便。
長期以來,定時供水成為群眾心中的“堵點”,也成為鄉村發展亟待破解的“痛點”。為破解村民用水難題,鄭州市水利局將來集鎮供水改造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工作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農戶,聯合鎮政府、村委會構建“市—鎮—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精準制定改造實施方案。為確保24小時全天供水目標落地,鄭州市紀委監委第三監督監察室、市紀委監委駐市水利局紀檢監察組同步開展實地督導調研,強化全流程監督。
2025年以來,城市供水中心投資53萬余元,先后完成趙溝村7個村民組管網及入戶工程改造,安裝水罐1套、水泵1臺,更新主支管網13.377千米,新設閥井158座,惠及農村人口1071人,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如今的趙溝村,水龍頭一開,清澈甘泉奔涌而出,24小時穩定供水成為現實,村民徹底告別用水焦慮。
從“定時限量”到“隨需隨供”,趙溝水廠的蛻變,是鄭州市水利部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縮影,更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民生領域的鮮活實踐。鄭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水利系統將進一步強化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加大對各類供水設施的巡檢與維護力度,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和鄉村的協同合作,保障農村居民用上安全水、優質水、幸福水。
記者 李宇航 通訊員 景黨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