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為全面提升我省各級藥品檢驗機構的綜合技術實力和科研創新水平,強化藥品監管技術支撐,助力我省醫藥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日前,由該局主辦的河南省首次藥品抽檢質量分析評議工作圓滿結束。
此次省級藥品抽檢質量分析評議工作經過前期充分醞釀、調研考察和各承檢機構的精心準備,于2025年年初正式啟動。首次質量分析評議是對2024年省級藥品專項抽檢的18個代表性品種進行的綜合性分析評議,參評品種覆蓋兒童用藥和呼吸系統用藥兩大重點領域,涵蓋化學藥品、中成藥等類別,涉及片劑、顆粒劑、合劑、散劑、糖漿劑等8種劑型。各承檢機構在完成常規檢驗任務的基礎上,重點從處方、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方面切入,針對承檢品種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和問題,結合監管需求和行業發展實際開展了深入的探索性研究。
根據專家組綜合評議結果,鶴壁市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焦作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開封市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中心、洛陽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信陽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商丘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6家承檢機構在小兒感冒顆粒、小兒復方雞內金散、藿香正氣合劑、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乳酸菌素片、鹽酸二氧丙嗪片6個品種的質量分析工作中表現突出。
我省首次藥品抽檢質量分析評議工作,為全省各級藥品檢驗機構提升檢驗檢測技術與科研能力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同時,探索性研究發現的潛在風險線索為藥品生產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完善質量標準提供了精準指引,形成了“以評促管、以評促研、以評促產”的良性循環。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進省級藥品抽檢質量分析評議機制,充分調動各級藥品檢驗機構的積極能動性,在探索性研究中不斷挖掘風險線索,為藥品風險防控提供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同時通過技術交流助力企業破解技術瓶頸難題,推動企業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