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爭議如何化解?公共設施維修責任誰來承擔?……5月13日,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莊巧利和須水法庭“黨員先鋒隊”走進電力社區,與社區聯合開展“黨建引領+法治護航”物業糾紛化解座談暨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與居民代表、社區及物業工作人員共商基層矛盾化解,推動法律知識進社區。
公共設施維修責任誰來承擔?業主權益受損如何依法維權?在一連串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中,座談會拉開序幕。在法官的組織下,社區工作人員分析了當前矛盾糾紛較為集中的問題,物業公司代表談到了管理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居民代表結合自身感受闡述了對規范物業服務、優化小區管理的意見建議。
隨后,法官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在場人員解讀我國民法典中有關物業服務的核心條款,并以“物業服務合同爭議”“物業公司安全保障義務”等典型案例為切入點講解了物業糾紛案件的辦理思路和實質解紛方法。最終,各方在法官指導下就完善服務標準、暢通溝通渠道達成初步共識。
座談會后,黨員干警在社區內開設了“法律門診”,法官現場“坐診”,針對居民關心的婚姻家庭、繼承贍養、道路交通事故等問題逐一解答,并發放民法典普法宣傳資料100余份。
此外,黨員干警還與社區民調員進行了座談,了解社區調解工作開展情況的同時,結合群眾實際需求,對后續調解工作的開展提供專業建議和法律支持,進一步提升基層調解工作的專業性和滿意度。
“這次活動直擊物業糾紛的熱點難點,法官們講解的案例貼近生活、干貨滿滿,為我們后續工作開展提供了科學思路和專業指導。”活動結束后,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高女士說道。現場群眾也紛紛表示,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更增強了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記者 魯燕 通訊員 穆童 王欣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