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不高,圓圓的面孔不僅看起來年輕,而且總是掛著溫和的笑。今年48歲的周少華給人第一印象是謙和,但領導同事評價他卻是“工作有想法、有擔當,做事有力度、有溫度”。
2020年11月,周少華被任命為河南交投建設集團豫中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4年多來,他從一個高速養護行業新手快速成為行家里手,實干篤行,擔當作為,在新崗位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專項工程,他帶領黨員突擊隊沖鋒在一線;科技創新,他個人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帶領公司榮獲建設集團年度“科技創新先進集體”榮譽;搶險救援,他是除雪融冰前線的主心骨,還帶領職工讓機場路成為“標準路”;抓黨建,他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大大提高了團隊凝聚力、戰斗力,被職工親切稱為“貼心人”。
實干篤行,在高速公路上揮灑熱血與汗水
2020年11月,周少華到豫中公司上任時,正值疫情嚴重階段。“雖然參加工作就一直在高速公路行業,但這是我第一次干養護,是個業務新兵”,周少華說。
豫中公司地處省會鄭州,承擔著多條重點高速的養護任務,周少華深知肩上重任。抱著“空杯”心態,上任伊始他就一頭扎進了養護工區、項目工地。遇到疫情封控,他更是吃住都在一線。每到一處,他都扎實調研、虛心求教,“你們都是我的老師”,他對職工說。很快,他就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專業能力,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對于高速養護企業來說,除了日常道路養護,專項工程是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2022年9月,連霍高速公路鄭洛段北半幅大修改擴建工程啟動,涉及約 27公里路段的路面大修、約56公里路段邊坡防護與排水設施維修、約105公里路段交安設施更換任務。這是河南交投建設集團承接的體量最大、合同金額最高、施工最復雜、保通難度最大的養護項目。
為順利承接項目工程,早在4月初,豫中公司就啟動了前期謀劃工作。周少華主動請纓掛帥。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帶領團隊上路開展地毯式徒步勘察。連續半個月,他們頭頂烈日,每天徒步超3萬步,臉上汗水順著安全帽往下淌,身上衣服濕了干、干了濕……在調研基礎上,經過多次專題研討,他們拿出了長達幾萬字的項目前期策劃書。
施工中,面對地質條件復雜、冷、熱再生技術首次應用等難題,周少華帶領“黨員技術攻關小組”迎難而上,攻下一個個難關;面對疫情封控、高溫低溫天氣等不利因素,他帶領大家夜以繼日奮戰在工地……在保證工程質量、施工安全、道路通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前5天第一個完成主線施工任務。該項目不僅榮獲2023-2024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設優質工程”,還收獲了“河南省工程建設省級工法”、“QC工程質量管理成果”、“河南省工程建設科學技術成果”等成果和榮譽,并取得實用新型專利一項,BIM技術應用獲得“天工杯”數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術應用大賽銀獎。
2024年3月,豫中公司承接洛盧高速公路K99+300下行路塹邊坡滑坡病害搶險及兩側山坡水泥道路鋪設工程,以解決當地村民出行難問題。該項目地處山區、地質復雜,全長632.41米,其中鋼混大橋長達51.04米,橫跨高速公路,對初涉架橋項目的豫中公司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在建設集團,如此大跨徑鋼箱橋梁架設也是首次。
“我們是共產黨員,我們要敢為人先”,一向謙遜低調的周少華擲地有聲。他帶領黨員突擊隊首創“分階段預制拼裝+精準吊裝”工藝,提前15天完成橋梁建設,充分展現了豫中公司的專業能力。
熱血和汗水揮灑在高速公路,換來了豐碩的成果。近三年,豫中公司參與實施專項工程52項,工程優良率達到100%,實現營業收入約13.4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6億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創新驅動,為公司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技術創新等方式,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還能大大增強企業競爭力。周少華深諳這一道理,工作中他大力提倡科技創新并帶頭身體力行。
洛陽綜合養護基地,從一張藍圖到建成擁有自動化立體料倉的現代化、智能化的瀝青、商砼等材料生產基地,周少華是主管者也是參與者。他秉持創新理念,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為解決乳化瀝青生產配比問題,他帶領團隊開展了技術攻關。制訂方案、開展試驗、數據分析、調整再試……經過無數次實驗,最終通過在投料口內部設置阻塊,成功控制了添加劑間接性投放量。這一發明《一種乳化瀝青生產用配比調節裝置》成功獲得國家專利。此外,周少華還帶領基地科研團隊,成功研發AC-13C抗凝冰瀝青混合料并實現批量生產。這一材料能有效提升道路在寒冷天氣和易結冰路段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面對新時代高速養護新要求,豫中公司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黃帝宮工區堅持小技改小革新,通過自主研發路面吹風設備、挖掘機加裝多功能修剪頭等措施,實現一機多用、降本增效;航空港北養護工區在除雪融冰中首次使用液體融雪劑,并引入無人機夜間巡查和熱成像技術;機場工區通過建立智慧養護管理移動平臺,實現了養護作業全流程數字化管控。2024年,公司就聚焦橋梁伸縮縫修復、養護施工設備功能單一、乳化瀝青生產質量三大高速公路養護工作要點,申報專利12項。
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成就,不僅讓豫中公司榮獲建設集團年度“科技創新先進集體”榮譽,還為公司產業升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力公司再創輝煌。
豫標引領,破冰除雪立標桿
應急搶險,是高速養護工作的重中之重。危難時刻,更彰顯養護人對社會的擔當和奉獻。
豫中公司養護路段集中在鄭州周邊,包括京港澳、連霍、大廣、商登等十余條國家主干線高速公路,以及機場高速等重點高速。這些路段,因地理位置特殊,車流量大,保通任務重,常被稱為“窗口路”、“形象路”,因此豫中公司的日常養護、搶險救援工作與鄭州形象、河南形象息息相關。
大學南路工區負責養護的鄭州西南繞城高速承擔鄭州西南交通重任,但因地勢低洼“先天不足”等多種原因,雨量過大時極易積水。每到汛期,周少華就駐守工區,帶領職工動態監控天氣,在易積水點提前布防;24小時值守,雨中持續排澇加固,及時處置險情。2024年7月28日,鄭州遭遇暴雨。大學南路收費站上下匝道積水達2米深,多臺車輛“淪陷”。危急時刻,周少華帶領黨員突擊隊逆流而上。300多米長的抽水管道、數臺大功率抽水泵不間斷作業,他和隊員們光著腳、蹚著齊腰深的污水,先后救出7名被困群眾……由于救援及時、處置得當,鄭州繞城高速未出現長時間封路和擁堵,受到業主高度贊揚。
2024年春節前后,寒潮襲擊全國,多地迎來持續性多輪降雪。我省高速鐵軍迅速集結,啟動硬核除雪模式,在中原大地打贏了一場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破冰除雪攻堅戰,“河南速度”“河南效率”持續霸屏,全國網友齊聲點贊。
這場戰役中,河南高速“形象路”機場高速因車流量大、清雪速度快引發高度關注。河南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更將直播現場設在了這里。
從第一場雪的雪花飄起,周少華就吃住在了機場工區,持續奮戰在融冰除雪一線。他根據集團指揮啟動除雪融冰緊急預案,科學安排車輛、人員,按照時間、地段、天氣精準控制融雪劑撒布和推雪作業……他帶領團隊首創“7機連推一遍凈”除雪模式,創造性地實現了大雪中機場交通“零阻斷”的除雪奇跡,展示了良好的河南形象。
根據省委“總結經驗,形成機制,以利再戰”批示精神,建設集團全面系統總結工作經驗,起草發布了河南省《高速公路除雪融冰作業規程》,這是國內首個高速公路冬季應急領域地方標準。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份除雪保通“河南方案”中,除雪融冰作業規程及“邊下邊清、雪中路通、雪停路凈”的除雪標準,主要來自于機場高速的除雪融冰實踐。
溫暖實在,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在職工眼里,周少華既是領路人,也是貼心人。
周少華創新提出“橙映坦途·暢行中原”黨建品牌,以“黨建+業務”雙融雙促為抓手,在養護工程施工中展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將“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融入企業發展血脈:在瀝青攤鋪現場,他把主題黨日活動開成技術攻關會;在“師帶徒”計劃中,4名預備黨員已成長為技術骨干;25次中心組學習研討,破解十余個企業發展難題……
他帶領公司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從改造老舊宿舍、食堂到優化基層工作流程、減輕負擔,他的關懷細致入微,行動雷厲風行。在他的推動下,公司補充醫療報銷政策全面落地,為職工筑牢“保障網”;標準化工區建設成效顯著。
“以前租民房、住的是6人一間的簡易板房。除雪回來,連口熱水都喝不上”。機場工區負責人鄭俊鋒說,經過標準化工區改造,3人間的宿舍干凈整潔,食堂24小時供應熱飯熱水,職工文體活動室也建起來了。“周書記做事溫暖、實在。”
但這個溫暖的人,卻常常感覺虧欠家人。節假日團圓時,他奔波在保通路上;暴雨來臨、風雪來襲時,他奮戰在搶險一線。長期辛苦和勞累讓周少華的身體亮起了紅燈。2024年汛期的一天,從繞城高速救援一線返回公司途中,他捂著腰趴在車上,疼得滿頭大汗。司機詢問才得知他已經腰疼好幾天甚至出現了尿血癥狀,于是趕忙將他送往醫院。因腎結石手術,周少華在醫院躺了7天,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請假休息。
4年來,周少華和公司班子成員一道,引領豫中公司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日常養護,養護里程從323公里增加到592公里;專項工程,僅2024年就實施專項工程23個,產值2.72億元,利潤率14.34%,創歷史新高;洛陽基地,歷經三年建設于2024年5月順利交工驗收,成為建設集團轄內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手續最齊全的養護綜合基地;公司連年升級增項各類工程,共新增6項、升級3項,由高速養護向實現建筑行業企業全序列資質邁進。2023年,公司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從日常養護到專項工地,從防汛搶險到除雪融冰,從科技創新到黨建創新……周少華始終以一腔熱血,沖鋒在前。他與星辰對話,與風雪為伍,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新時代高速養護人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