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有家“無聲餐廳” 傳遞大愛“勝有聲”
餐廳負責人:讓更多的人看到聾啞人的價值,感受到他們的力量
近日,鄭州一家“無聲餐廳”在網絡上悄然走紅。視頻中的串串店,不但有琳瑯滿目的美食,還有數名認真工作的聾啞人員工,他們用雙手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引來人們的關注和打卡,迅速在鄭州掀起一股無聲有愛的品鑒熱潮,留下被公益味道“香迷糊了”的評價。
串串店員工金瑜聰不是聾啞人,她用手機打字和聾啞人同事交流
這家名為“盛有聲”的串串店位于鄭州錦藝城。3月24日,接近中午,店內香氣四溢,鼎沸的交流聲中,幾名服務員默默觀察著,布餐、撤臺、送上茶水,無聲的手勢傳遞著不同的信號,這一刻仿佛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溫暖與希望。
串串店負責人李鐸的話語中充滿著對餐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他關注著消費者對服務員情況的反饋,希望“盛有聲”不僅成為美食的代名詞,更成為愛與希望的象征。在這里,每一個串串都承載著對聾啞人的關愛與支持,每一口美食都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員工黃勇在為顧客服務
“盛有聲”店名取自“此時無聲勝有聲”,品牌經營者王闖關注聽障群體10多年,心里一直有“替他們做點兒事”的想法,其扶助殘疾人就業的初衷也延續到了鄭州這座城市。
“他們或許無法用言語表達,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和對工作的熱情。”李鐸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也接觸到了眾多的聾啞人,他深深地被這種無聲的力量所打動,他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業不僅僅關乎美食,更關乎愛與希望。
扎根鄭州半年有余,這家“無聲餐廳”已招聘4名聾啞人員工,他們日常主要負責撤臺和擺串工作,店門口招聘信息顯示服務員薪資待遇為3500~6000元。李鐸表示,工資參考餐飲市場價格并結合實際經營情況進行調整,保證這些特殊的服務員勞有所得。
員工鄧偉在整理食品和飲料
30歲的鄧偉是“無聲餐廳”的老員工,他性格中帶著一絲倔強,跟隨李鐸來到河南后,他成為新服務員的老師。遇到顧客浪費食物時,鄧偉有時會上前勸阻,甚至拉住客人比畫著要求對方改正。這時李鐸就趕緊跟上來,向客人解釋化解風波。
員工白麗萍:“在這里工作很開心”
李鐸經常通過直播的形式與網友互動,不僅展示品牌形象,也在鄭州這座愛心城市中傳播公益的力量。他計劃開設更多的分店,在將美味帶給更多河南朋友的同時,也希望為聽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共同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
“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感受到了他們的堅韌,這讓我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看到聾啞人的價值,感受到他們的力量。”李鐸說。
記者 汪永森 實習生 陳怡霖/文 記者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