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真的很后悔,現在整容也失敗了,我還得還錢。不是我不還,我覺得我就不該還,是他們誘導我……”10月29日,鞏義市人民法院執行局辦案室內,不斷傳出哭訴聲,究竟是怎么回事?
據執行員曹元佳介紹,“被執行人王某在今年三月份因做美容項目向張某借款3萬多元,還款2萬余元后,不再償還。張某將王某訴至法院,并申請強制執行。”
10月中旬,執行團隊接到該案件后,一邊向王某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一邊嘗試與王某聯系,但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發送短信后也是毫無回應。最終,執行員依法凍結了王某的銀行賬戶。
兩天后,王某急匆匆趕到執行局,情緒激動地控訴借錢整容的前因后果。原來背后還牽扯到小額貸款、錯信他人宣傳等。在王某看來,自己當初是被貸款機構、醫美公司、張某等人聯合“洗腦”,才貸款整容,結果整容失敗,讓自己身心都受到重創,應該張某及醫美公司賠償自己。
了解到前因后果后,執行員耐心向其釋法明理,并告知裁判文書已經生效應當履行。對于整容失敗,也可以保留證據,依法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經過近耐心傾聽和勸說,最終被執行人王某主動繳納執行款。
提醒:醫美時受到侵害應及時追責
辦案法官提醒,醫美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受到侵害時,要依法、準確、及時維權。發現有受損害的征兆,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專業檢查判斷,必要時可以向法院提起鑒定申請,要求對損害的因果關系及損害結果進行確認。
記者:魯燕? ?通訊員:楊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