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時間能做什么?
《獨家責任》給出了答案。
“20年很長,長到波瀾壯闊:一個人從稚嫩到成熟,一片土地從貧瘠到豐盈,一個欄目從‘無聲’到‘頂流’。20年足矣。”9月28日上午,鄭州報業集團旗下正觀新聞《獨家責任》欄目發布20周年紀念性書籍,并舉辦《獨家責任——一個新聞名專欄的20年》新書發布儀式暨捐贈儀式。
發布儀式上,鄭州日報社總編輯程玉峰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正觀新聞特聘CEO張志安共同為新書揭幕。
贈書儀式上,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鄭州日報社社長盧士海,鄭州日報社總編輯程玉峰共同向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贈書,以供業務交流。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陳曉偉,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高紅波,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曉云,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方雪琴等作為高校代表出席儀式并接受贈書。
《獨家責任》的20年,有什么是始終如一的?
翻開這本書,感受撲面而來的書香之余,序言中的一抹紅格外引人注目,似乎也昭示著答案——“做那束照進萬物的光”。
20年沉淀與新生,仍要成為那束光
2004年9月1日,《獨家責任》欄目成立,一個屬于鄭報的深度報道時代開啟,并存活20年。
2020年9月,正觀新聞新媒體客戶端強勢上線,為了適應媒介環境變化,《獨家責任》欄目毅然轉型升級,逐步在新媒體平臺積累影響力。
成立之初,《獨家責任》便堅守專業主義,堅持工匠精神,堅信內容為王,這成為欄目經久不衰、永葆活力的法寶。?
《獨家責任——一個新聞名專欄的20年》由新華出版社出版,一書分為6章,依次為時代寫真、凡人微光、鐵肩道義、社會百態、星漢燦爛、獨家之路,將歷史性時刻定格,發掘凡人身上的微光,不屈不撓地肩負起道義,勾勒最真實的社會百態……每一章都是記者心血的濃縮,反映著民生關切、社會聚焦。
《獨家責任》20年的沉淀與4年的革新,凝聚于此書。
大涼山深處的懸崖村應當何去何從?是什么支撐著長垣的一個農民10年如一日,斥10萬巨資調查污染?自帶流量的大衣哥有哪些喜與悲?河南殷墟的申遺背后有多少挫折?……這些特定時期內社會最關心的疑問,在《獨家責任》的探問求索中,一一得到解答。
讓真相明晰,讓受眾知情;向真相進發,承使命追尋。
正因有著這樣的信念與理念,《獨家責任》才得以成為河南新聞名專欄,在20年的媒體激烈競爭中始終堅守,打響全國影響力。
歷久彌新,煥然新生,《獨家責任》初心不改,仍愿做那束照進萬物的光。
百花齊放,碩果累累
“獨家”,造就不凡的影響力。
作為正觀新聞的王牌欄目,《獨家責任》宣揚“正能量”,同時兼顧“大流量”。
20年來,鄭州晚報與正觀新聞時期的《獨家責任》欄目,先后推出了《河南大學生帶著撿來的妹妹求學12年》《十問巨能鈣雙氧水焦點問題》《頭號嫌疑人分得百萬贓款,16年后成億萬富豪》《大涼山“懸崖村”的隱忍與重生》《坍塌在地震里的幸福村,邁出第一步》《重慶悲歌:無法抵達終點的22路公交車》等一批在業界有影響力的作品。
?
欄目推出的數十篇深度報道榮獲中國新聞獎、河南新聞獎、河南省報告文學獎、中國晚協“趙超構新聞獎”、中國地市報新聞獎、河南省報告文學獎等。其中,《帶著妹妹上大學》榮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報道的主角洪戰輝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欄目發掘的最美鄉村教師李靈,被評為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欄目還推出了《光榮的傳承》《沿習之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尋訪之旅》《非凡十年·見鄭城長》《我們的家與國》《Z世代·鄭出彩》《追光2023》等重大主題報道和系列報道。
在移動互聯時代,《獨家責任》聞風而動,抓住機遇,積極順應社交平臺的傳播規律,開辟深度報道新生態、新形態。?
欄目推出的《專訪北大教授:生育登記取消婚姻限制是種進步》《回家做“全職兒女”的年輕人》《19歲小伙為女友租房陷入“羅生門”:上門看房,還是私闖民宅?》《河南23歲小伙菜地微建高鐵》《女子返鄉曬吃水果視頻被網暴:確診重度抑郁,準備維權》……許多深度報道稿件一經推出,熱度迅速攀升,全網閱讀總量幾十億。
責重如山,敢為人先
責任,則源于不竭的凝聚力。
正如許多深度報道記者一樣,獨家記者不怕苦、不怕難、不怕累,夜以繼日,造就了《獨家責任》的輝煌;也在《獨家責任》的培養下成長、成熟、成才。
《獨家責任》記者直擊涿州水災,在現場發出多條稿件,反響熱烈
《獨家責任》的定位是“有大事,我在場”。在各類重大突發、社會事件中,《獨家責任》成員總是敢為人先、沖在最前線。近年來,《獨家責任》記者在第一時間奔赴鄱陽湖、洞庭湖大旱、四川瀘定地震、河北涿州洪災、甘肅積石山縣地震等災情現場,產出了一系列優秀作品。
獨家彰顯價值,責任造就深度。
20年積淀,4年轉型,《獨家責任》厚積薄發,在專業內容生產上形成了一定規模與特色。面對未來深度報道的變與不變,《獨家責任》欄目必將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敢于提出質疑,忠于客觀記錄,善于發掘真相,服務億萬群眾,做那束照進萬物的光。
記者 岳炎霖/文 馬健 李新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