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當下,星羅棋布于鄭州各區的演藝場館里各類精彩演出不斷,高端音樂會、明星大咖演唱會更是彰顯了“文化鄭、年輕鄭、國際鄭、科技鄭、服務鄭”的多元魅力。今起推出《我把鄭州“唱”給你聽》系列報道,從音樂的角度,把鄭州“唱”給你聽。
箜篌,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樂神”師延在中牟制造出箜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音樂之聲”。誕生數千年來,箜篌曾經鼎盛一時,也曾一度失傳,如今,這一古美樂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愛,正書寫著她“既有傳承,更有創新”的前世今“聲”。
演奏天籟之音 箜篌宜古宜今宜中宜西
7月初,“豫見齊魯·山河有約——河南文化旅游產品(山東)推廣周活動”走進山東,鄭州、鶴壁、開封等地市的文旅代表團紛紛亮出自己最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其中,作為鄭州文旅代表團重點展示推介的內容之一,箜篌音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中牟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文化服務科科長趙陽光等帶來箜篌表演《大魚海棠》,眾多山東游客前來聆聽中國民樂雅音。
箜篌城遺址公園內的箜篌塑像
說起箜篌,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其實我們早已與之有過交集: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里,劉蘭芝“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唐代詩人李賀在《李憑箜篌引》中賦詩“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此外,王維、李商隱、王昌齡等著名詩人都曾將箜篌寫進自己的詩歌里。
文獻記載,箜篌的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兩千年前,它和“瑟”的形狀相似,彈奏方式多以竹片撥奏或擊奏,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強。在古代,除用于宮廷雅樂外,在民間也廣為流傳。箜篌興盛于漢,鼎盛于唐,衰落于宋,明清一度失傳,未留一物一譜,失傳斷代經年,所以以往人們大都只能在敦煌壁畫、浮雕、文獻中一睹其芳容。
箜篌城遺址公園師延雕塑像,為中華民族第一位樂神宗祖
數百年的“消失”讓箜篌顯得格外神秘,趙陽光介紹,為挖掘這一古老的傳統音樂文化,箜篌的復原改進工作從19世紀20年代就已經開始,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取得成功,失而復得后的許多年,音樂家們不斷豐富、提升著箜篌的形制、音色、演奏技巧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箜篌,取西方的豎琴、中國的古箏等多種樂器之所長,完美融合了古典的神韻、歷史的積淀與現代的審美,堪稱是集大成的新型樂器。”
古韻新風,中西兼長,箜篌宜古宜今、宜中宜西的獨特藝術氣質吸粉無數。
箜篌城遺址公園 聆聽千年回響
盛夏已至,萬木蔥蘢。
中牟縣東南11公里處的古城村,坐落著該縣首座遺址類生態文化公園——箜篌城遺址公園。便是在這里,上古“樂神”師延制造出箜篌。
箜篌城遺址公園大門
漫步遺址公園,處處古意盎然,滿眼青翠欲流,步道兩旁立滿了琵琶、鼓、笙、阮等樂器的雕像,最吸引人的當然還是一樽鳳頭箜篌,其造型優美,鳳頭高昂,搖曳悠然心境。公園北部的高臺之上,佇立著師延的雕像,只見他腿上放一把古琴,修指輕撫,俊逸翩翩。立于雕像前,風吹林響,似乎真的有裊裊琴音在耳畔蕩漾,訴說著那穿越千年的或雄渾,或悲壯,或凄美的故事。
過了師延像,箜篌城遺址便映入眼簾,這是現存最早以箜篌命名的城池。城池呈長方形,南北長1050米,東西寬575米,現僅存城墻西北角和東北角三段夯土墻,三段殘留城墻夯窩清晰,夯土層結構明顯。2009年8月,鄭州大學歷史文學院教授張誠等一批考古工作者對箜篌城遺址的夯土層考證后認為,應屬商代遺存,中國第一個“樂神”師延及其后代可能在此繁衍生息并締造了中華民族的“音樂之聲”。
中牟是一座“箜篌城”,這從歷代文獻和專家考證中基本可以得到證實。北宋《太平寰宇記》把“箜篌城”定位在“中牟縣城東南二十華里處,昔師延在此造箜篌以悅靈公”。經考察,中牟縣東南20華里處的確有座古城,便是韓寺鎮古城村。有專家認為,今古城村一帶,遠古時期是圃田澤、萑苻澤相擁的一片高地,木秀竹茂,環境怡人,且離古都新鄭、商都鄭州很近,長期處于京畿之地,有為宮廷制造箜篌等各種樂器、排練歌舞的先天條件。
《中牟縣地名志》記載:“古為箜篌城(城址尚存),秦代名曲遇聚,漢高祖大戰秦將楊熊于此,明稱邢鐵寨,清名古城村,簡稱古城。東西主街,聚落成長方形。古城西北兩面城垣尚存,夯土層清晰可辨。四角有高臺,西北角最大,高達1.5米。城外有古墓群,出土文物有銅刀、銅腰扣、銅箭頭、灰陶倉、灰陶罐、布幣、漢五銖錢等。”2008年6月,古城遺址被列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箜篌城遺址公園集文物保護、文物展示、旅游休閑、文化教育、文藝演出、主題宣傳等多功能于一體,人們可在休閑娛樂中感受歷史氣息,聆聽箜篌的千年回響。
箜篌表演三度亮相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
箜篌表演曾三度亮相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在“國際旅游城市交流展”巡展、“鄭州之夜”文化旅游推介等活動中大放異彩;在鄭州、河南的文旅推介活動中,在日常的演出中,經常可以看到箜篌的身影……當前,箜篌越來越多地走進大眾視野,也漸漸成為中牟、鄭州一張閃亮的文旅名片。
據了解,近年來,中牟縣利用“箜篌發源地”這一歷史淵源及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箜篌文化,成立中牟箜篌培訓基地,持續招募、培養箜篌傳承人,連續多年舉辦箜篌文化音樂節,推動箜篌文化進景區。在綠博園打造箜篌灣,在鄭州方特夢幻王國舉辦箜篌禮贊祖國活動,多次代表河南文化亮相國際舞臺,將箜篌打造成為中牟文旅名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多年從事箜篌演奏、教育方面的工作,趙陽光也對弘揚箜篌音樂文化的意義感觸頗深:“箜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通過學習了解相關知識和演奏技巧,不僅能悅己、悅人,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增強少年兒童們的文化自信,提高他們的美育素養。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了解箜篌文化,學習箜篌演奏,讓中牟的箜篌音樂文化走向世界。”
記者 秦華/文 李新華/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