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期)
?5月20日20時59分,小滿
今年小滿恰逢520,
在這個諧音“我愛你”的日子里,
祝福所有愛與被愛,
當然還要“隆重表白”一下小滿:
小滿,落在諧音“我愛你”的5月20日,多浪漫!
小滿,我國大部分地區入夏,天尚未大熱,初夏風拂面,多舒坦!
小滿,風吹麥浪,江河漸滿,櫻桃一籃,枇杷一樹,多愜意!
小滿,之后沒有“大滿”,因為滿,盈溢也,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這就和做人是一個道理:人生凡事切忌太滿“小滿”就是最好的狀態。
荀子曾寫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高層次的人,懂得控制對物質的追求,不受物質左右。
只有不被物質捆縛,剔除不需要的負累,才能體會內心充足。
事實上,生活本就不需要用過多的物質來填滿。
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有一個常用手法,叫“留白”。
指的是,為使整個作品畫面更為協調精美,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
而現實生活也需要這樣的留白,才能讓生活更加精致、安閑。
孔子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他認為,吃粗飯喝白水,彎著胳膊做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著快樂。
而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富貴,就像天上的浮云般易散。
不必為了空虛而去消費,不必為了攀比而去揮霍。
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減少不需要的物質需求,才能輕裝上陣,感受精神富足。
物質“小滿”,生活會越來越舒適,靈魂也將越來越豐盈。
生活中,不少人會為了人脈和存在感,去不斷結交新朋友。
殊不知,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最好的社交關系,“小滿”就已經足夠。
著名文學家木心,曾經辭職獨自前往莫干山隱居,一待就是6年。
在山上,他的生活只剩下了讀書、寫作和畫畫,置身風景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山上的日子雖孤獨寂寥,但有他熱愛的藝術陪伴,木心毫不在乎。
這六年間,他潛心創作,產量驚人,寫出了100多篇中短篇小說,以及無數幅水墨山水畫。
他的書桌前貼著一句話:“藝術廣大之極,足以占據一個人。”
是啊,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沉下心提升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豈不更好。
魯迅說過:“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的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場作戲的興趣。”
一輩子不長,遠離不必要的社交,遠離不必要的人。
苦于人情世故,不如自在獨行;泛泛之交千萬,不如知己二三。
人生,最怕在無意義中迷失自我,不要讓低質量的社交,絆住你前行的腳步。
小滿小滿,也可以理解成小小的滿足,即為知足常樂。
事實上,人生中很大一部分的不快樂,都是來源于想要的太多。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也是因為她過剩的欲望,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她曾掌管著賈府一家上下,模樣精致、言談爽利、八面玲瓏,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可是,這樣的她,卻利用賈府幾百號人的工資放高利貸,陷入利滾利的誘惑之中。
后來,在賈府被抄家時,王熙鳳屋中的所有積蓄和放貸的證據,都被統統抄去。
重利盤剝,在當時也是違法的大事,她的丈夫賈璉為了她的體面,只得頂罪被抓走。
照理說,名利雙全的她,過多的金錢對她來說并沒有用處。但正因為她不斷膨脹的貪欲,讓她迷失了心智越陷越深,最終落得了如此下場。
到最后她才明白過來:
“我若不貪財,如今也沒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費心機,爭了一輩子的強,如今落在人后頭。”
欲望,若是大于能力承受范圍,不僅會成為心中的負累,更可能將人拖入深淵。
能力有限,欲海無邊,無止盡的欲望,只會讓人一敗涂地。
看過這樣一句話:
“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歡樂和幸福;但這歡樂、幸福的背后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
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蒙蔽雙眼,看淡得失名利,小小滿足自己能夠到的欲望,知足才能常樂。
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踐行欲望“小滿”的生活方式。
他曾在宴席上,因為衣服穿了幾十年且打著補丁,而被大家打趣。
可他卻毫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說:
惜食惜衣,不惟惜時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
在他眼里,再精致的衣服和食物,再多的名聲和金錢,都比不上一顆自足的心。
所以,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看你擁有的有多少。
相反的,計較得越少,心態就會越好,從而可以放下求而不得的痛苦,活出坦蕩。
“滿則招損”,這其中蘊含著中國人,對“滿”深深的敬畏之心。
物質小滿,精神得以豐富;
社交小滿,內心得以寧靜;
欲望小滿,人生得以從容。
要知道,人生最好是“小滿”,愿我們都能在小滿中,收獲從容自在,修得人生小美滿。
主創 李丹
文案來源 綜合網絡、央視新聞、北貝 帆書樊登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