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鄭州市對黃河流域697個入河排污口實施整治

        2024-04-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市4月11日出臺《鄭州市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排查、監測、溯源工作的基礎上,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則,針對入河排污口存在的問題,實施分類整治,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此次整治堅持以水定岸、水陸統籌的原則,從保護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出發,根據受納水體生態環境功能明確入河排污口整治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堅持實事求是、穩妥推進的原則,可立行立改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對水質改善有明顯效果的排污口,優先整治。對確有困難、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治的,合理設置過渡期。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等排污口的整治,做好統籌,避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堅持安全生產、多方協同的原則,充分考慮安全生產要求,統籌防洪、供水、堤防安全、養殖種植生產等方面需要,做好銜接協同。

        整治范圍主要涉及鄭東新區、金水區、惠濟區、上街區、中牟縣、滎陽市、鞏義市區域內,以黃河(段)兩側的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各延伸1公里(包括河流兩側10公里范圍內的工業聚集區)排查出的697個入河排污口。

        根據“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原則,按照《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整治總則》(HJ1308—2023)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規范化建設》(HJ1309—2023)有關要求,202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

        市環委會攻堅辦承擔統籌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職責,負責整治目標確定、任務分解、跟蹤調度、督查督辦等;督促指導各開發區、區縣(市)和相關部門在全面排查基礎上,切實履行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和截污治污的主體責任。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統一行使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責,會同相關部門通過核發排污許可證等措施,依法明確排污口責任主體自行監測、信息公開等要求,推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負責督促指導各開發區、區縣(市)開展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農村生活污水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市城管、農委、水利等有監督管理權限的部門按職責分工協作:市城管局負責督促指導各開發區、區縣(市)開展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城鎮雨洪排口(其中的雨水排口)等的整治工作,負責牽頭實施市政排水管網截污納管工作;市農委負責督促指導各開發區、區縣(市)開展畜禽養殖排污口、水產養殖排污口、種植業排污口等的整治工作;市水利局負責督促指導各開發區、區縣(市)開展以排澇泄洪為目的而設置的溝渠、涵閘、泄洪口等排口的整治工作;各開發區、區縣(市)承擔本行政區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和截污治污的主體責任,負責轄區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屬地監管部門依法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特別是對水生態環境質量較差的區域加大監管頻次。對違法違規設置排污口或不按規定排污的,嚴格依法處理。

        記者 裴其娟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