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科技鄭 | 遙感衛星、無人駕駛、無人機巡田……河南田野里用上“新質生產力”

        2024-03-2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遙感衛星、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無人機巡田……這些“高科技”詞出現在了河南的田野上。“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那么,在“中國糧倉”的河南,在廣袤的中原田野上,新質生產力又有哪些新面孔?帶著好奇,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相關負責人。

        技術人員用無人機巡田

        “用搭載北斗導航的先進農機進行播種,可以精確到兩。”中原糧倉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杰告訴記者。他舉例說,比如小麥,用的是電驅動精量播種機,畝播量22斤,那么這種播種機就不會出現21斤半或22.2斤,非常精確。

        同時因為配備了北斗導航系統,加上無人輔助駕駛的技術,可以精準控制播種的株距和行距,確保小麥在生長過程當中汲取水分營養和光合作用不會受到影響。

        老話說“種地種地,費時費力”,尤其是現如今的年輕人,更不愿意下地查看苗情墑情。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數據,把土壤墑情、有機質含量、營養元素含量傳回后臺。平均每15天用無人機巡田,針對遙感衛星數據有問題的地塊,無人機會再次進行拍攝,傳回更清晰的圖片,這樣可以有的放矢。針對問題去解決問題,通過這些新的技術和手段為農業賦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讓種地更省時省力。

        李杰表示,中國的飯碗盛中國的糧食,無論從共同富裕的角度出發,還是用聯農帶農的機制來實現農民的增收,這些現代科技化的手段,是河南省建設農業強省的關鍵。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趙冬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