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8%,在國家中心城市和萬億城市中居領跑位次;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名、國家中心城市第二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7%,增速為2020年以來最好水平……一個個新數據,一項項新紀錄,生動展示著鄭州經濟的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記錄著過去一年奮斗的收獲,也承載著新年再出發的信心。日前,在鄭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上,在何雄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州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4%,縱向比,2023年鄭州GDP增速比2022年加快6.4個百分點;橫向比,鄭州經濟增速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也比較靠前。鄭州用實實在在的經濟數據,展現出經濟發展的光明前景。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持續承壓中一路前行,鄭州經濟走出了一條加速向好的發展曲線,彰顯出發展的長遠之勢。從需求看,“穩”的態勢在持續。近期,濟鄭高鐵貫通運營,全國首個米字形高鐵樞紐全面建成,鄭許市域鐵路建成通車見證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醉美夜鄭州,網紅街區相繼涌現,在升騰的煙火氣中彰顯消費市場的火熱。21條特色商業街區人日均客流量74萬人次。投入財政資金5.6億元,直接帶動消費204.8億元;內需市場正在釋放更大活力。
從供給看,供給質量顯著提升。鄭州女褲繼續叫響全國,鋁加工制品揚帆出海;而以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產業、重型裝備制造為代表的新三樣叫響全球,新鄭綜保區進出口規模居全國161個綜保區第1位,全市進出口總值繼續保持中部城市首位。新舊產業攜手向前,見證鄭州制造破繭成蝶。依托完整的產業體系,不斷集聚創新動能,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發展環境看,“好”的因素持續集聚。過去一年,鄭州市設立“鄭州企業家日”,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上線運行“親清在線”“鄭好融”“鄭惠企”等平臺,向企業推送政策2.3萬余次,直接兌付企業資金65.7億元,解決企業難題1.4萬個,全市市場主體數量突破200萬戶,留鄭大學生22.7萬人,人口凈流入數量居全國前列,城市平均人口年齡34.7歲,城市年輕指數、發展活力日益澎湃。
回首過去,已是碩果累累;眺望前路,還需風雨兼程。2024年伊始,鄭州發展熱力十足。新年第一天,正弘坊、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兩大項目開工……鄭州以起步即沖刺的干勁,推動經濟“開門穩”“開門紅”。奮進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激發“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干勁,我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開創鄭州經濟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