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因為有一群人的默默付出與奉獻讓人們感到格外溫暖,他們護送傷者入院救治,幫助走失人員回家,及時勸阻止付……這是他們的工作日常,事雖不大,卻可以映照為民初心,他們就是鄭州市公安局鄭東新區分局的民輔警們。
鍥而不舍!幫助走失群眾回家
4月7日20時,博學路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自家老人(患有老年癡呆)抱著1歲小孩于當天12時許外出后一直未歸,請求民警給予幫助。接警后,副所長李亮在仔細了解走失人員的體貌特征后,立即組織民輔警開始尋人,同時聯系水上巡邏隊群防群治力量協助搜尋。
大家兵分兩路,一組沿途調取視頻監控,通過手機等媒介發布走失人員信息,提醒群眾如發現線索及時與民警聯系;另一組則以走失地點為中心對沿途道路驅車找尋。
經過13個小時不間斷搜索,民警終于在距離轄區20公里外的黃河放生臺附近找到了周某某和1歲小孩,并將他們安全送回了家。
無獨有偶。4月19日上午10時許,龍子湖派出所民輔警在博學路與薛夏南街交叉口巡邏時,發現兩名小孩在路口的紅綠燈下一直哭,因孩子小,無法準確說出父母、家人的聯系方式,民輔警便先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同時尋找他們的父母。
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后,孩子一直在哭,內勤女民警耐心安慰小孩并買了小孩愛吃的食物,直到把兩個小孩哄睡。與此同時,值班民警立即和同事拿著孩子的照片在轄區里尋找打聽,同時發動其他民警將孩子的照片通過微信散播出去,發動大家一起尋找。
多方尋找未果后,民警決定進一步擴大尋找范圍,最后終于找到了孩子們的父親。經了解,因其與孩子母親發生矛盾,孩子母親一氣之下便把小孩丟下不管了。民警對小孩的父母進行了批評教育,孩子父母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一家人得以團聚,民輔警揪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
反應迅速!守護群眾“錢袋子”
4月4日,白沙派出所接到反詐預警:轄區群眾王某有被詐騙的風險。社區民警王鑫龍、范鵬舉接到預警后迅速反應,嘗試以多種方式聯系王某。
經了解,王某因有貸款需求,便在某短視頻平臺聯系到一家名為快融的貸款公司,對方稱可以為王某提供20萬元貸款。在獲取王某信任后,該公司便開始利誘王某簽貸款合同,合同中寫明王某貸款金額為20萬元,但真實情況是,簽訂合同后實際到賬金額將只有16萬元,并且還款利率極高。
社區民警聯系王某時,他正在前去簽訂貸款合同的途中,民警在表明身份后立刻勸阻其停止簽訂合同。
在白沙派出所見到王某后,兩名民警先是詳細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隨后又告知王某今后應通過正規渠道貸款,防止掉進詐騙陷阱,并將反詐宣傳手冊發給王某,為他講解了反詐知識。
通過一系列勸說教育,成功避免了王某20萬元的損失,王某也深刻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表示在今后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同時表達了對民警的感謝。
當下,在校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反詐意識,龍子湖派出所在轄區內建立了大學反詐群,將各大學保衛處的工作人員以及學生代表拉進群內,每日進行反詐警情通報,并宣介典型案例。
今年4月,社區民輔警在接受反詐指令后,第一時間在反詐群通知某校保衛處以及學生班干部,讓他們幫忙聯系大學生王某龍,同時趕到學校面對面向王某龍了解情況。
原來,王某龍通過不明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倩影的APP,據他介紹,在上面購買積分可以實現翻倍再變現提現,在前兩次的小額轉賬獲取小額利潤后,王某龍對這款APP深信不疑。在他第三次購買2000元的積分后,系統以操作不當為由拒絕提現,又引誘其充值6000元,還是不能提現。幸虧民警快速反應,及時制止了他的轉賬,為其挽回了經濟損失。
貼心周到!服務群眾贏得點贊
今年鄭開馬拉松期間,一名參賽跑友在距離半馬終點不到30米地方突然發生意外:當時,該跑友在賽道邊上,左手扶著隔離欄,步伐變得越來越慢,身體慢慢后傾,慢慢失去重心,最后陷入昏厥。
白沙派出所輔警陳嘉明、張賽迅速趕到參賽選手身邊,協助120醫護人員把他抬上醫療擔架,進行進一步治療和檢查。比賽當天,除了這名跑友,還有多名參賽人員因體力不支累倒在終點附近。同樣,白沙派出所民輔警也及時上前進行救助。民警呼吁廣大跑友,科學跑步,科學健身,享受健康生活。
鄭東民輔警們暖心服務群眾的故事還發生在戶籍室。近日,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在家人攙扶下來到豫興路派出所戶籍室,詢問戶籍室工作人員能不能辦理身份證。
戶籍室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老人,立即為其采集了照片與指紋。考慮到老人年齡太大且行動不便,在身份證辦理出來以后,戶籍室工作人員為老人送去了身份證,老人和家屬對戶籍員的工作服務態度連連稱贊。
一件件小事,一聲聲感謝,飽含著警民之間的濃濃深情。鄭東公安將繼續秉持為民服務的宗旨,忠于職守,為民解憂,全力守護轄區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玉東 實習生 劉李佳祎 通訊員 徐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