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慶輝 方寶嶺
秋分之際,豐收之時。9月23日,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種業也迎來一場豐收。
這一天對于鄭州高新區企業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秋樂種業)來說,將是一個寫入企業史的日子,這一天秋樂種業北交所成功過會。這不只是秋樂種業逐鹿資本市場的關鍵節點。也必將在河南“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征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秋樂種業過會 鄭州高新區本土培育的A股上市企業達到20家
秋樂種業成功過會,鄭州高新區有望再添一家A股上市公司,從而使鄭州高新區累計培育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0家,鄭州市境內A股企業達到34家。
記者注意到,為推動企業上市,鄭州市金融工作局印發了《鄭州市培育上市企業倍增計劃行動方案》,計劃利用5年時間(2022年—2026年),實現境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翻番,達到66家。
秋樂種業的成功過會,使鄭州市距離目標實現又進一步。加上9月7日,眾智科技創業板IPO注冊申請獲批,鄭州高新區即將迎來本土培育的第20家上市公司。此外,高新區擬在北交所上市的在審、在輔導或已完成輔導企業還有馳誠電氣、富耐克、信源信息等。
此次,秋樂種業擬募集資金2.3億元,用于生物育種研發能力提升項目、補充營運資金項目。招股書信息顯示,秋樂種業成立于2000年12月,2014年8月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2022年6月調至創新層,是一家集玉米種子、小麥種子、花生種子等農作物種子的育種、擴繁、加工、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生物育種創新企業。
秋樂種業擁有 5 家全資子公司,3 家分公司。秋樂種業控股股東為河南農業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值得注意的是,秋樂種業董事長、創始人張新友2015 年 12 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此次秋樂種業公開發行不超過3304萬股A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項目,即擬使用募集資金2.3億元用于生物育種研發能力提升項目(2.22億元)、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資料顯示,河南農作物供種能力約占全國1/10,全國小麥推廣面積前10位品種中河南占了4個,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豬制種供種上優勢明顯。
秋樂種業擁有“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是農業部首批 32 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之一,是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 年 7 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扶持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發展的通知》,秋樂種業入選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玉米種子是秋樂種業的主要產品,銷售收入在全國排名靠前。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供的2020年種子企業銷售收入排名,秋樂種業大田玉米商品種子銷售收入排名位列行業第13名,小麥商品種子銷售收入排名位列行業第62名。這一地位,得益于秋樂種業所處的區位——河南是目前我國玉米、小麥、花生等糧食最主要生產區域。
招股書顯示,公司自主形成并掌握了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利用矮敗小麥進行輪回選擇的高效小麥育種技術、優質高產高效種子繁育技術、“滿天星”優化種植技術、隔離區創新設置技術、錯期種植優化技術、種子綜合加工技術等從種子育種、種子擴繁至種子加工完整環節的核心技術。截至其招股書簽署日(9月2日),秋樂種業自主培育并通過審定或登記植物新品種達到了18項。
并且,公司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省、市的科研課題。例如,“黃淮海耐密抗逆適宜機械化夏玉米新品種培育”所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抗鱗翅目主要害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要基因CrylAbt及轉基因玉米產業化研究”所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
這些自主研發的品種為秋樂種業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報告期內,自主研發的品種銷售收入占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35.67%、38.32%、46.22%,銷售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比例分別為49.18%、54.91%和66.39%。可以看到,收入占比和毛利占比持續提高。
憑借育種優勢、區位優勢、品牌與營銷優勢、種子質量優勢等,報告期內,秋樂種業營收分別為3.19億元、2.67億元和3.33億元。
農業“芯片”借力資本市場,將提升核心競爭力
種子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農業的“芯片”, 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行業具有典型的知識密集、科學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資金密集等特點。
而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代表著未來。但國內種業行業受制于資金等因素,研發只能集中在傳統的雜交育種技術方面,秋樂種業亦如此。
在沖擊北交所之前,秋樂種業在2020年沖擊過科創板。2020年6月12日,在《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擬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停牌公告》中提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了秋樂種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當年,秋樂種業被稱之為2020年科創板受理的首家農業高科技企業,也吸引了許多目光。當時有業內人士認為,秋樂種業被科創板受理也體現了科創板的包容性。
雖然秋樂種業是一家生物育種創新企業,并在玉米種子、小麥種子、花生種子等農作物育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其在招股書中同時提及,受制于自身資金實力等因素,雖然對前沿生物育種技術有所研究與儲備,但是由于缺乏前沿生物育種技術所需的研發設備、試驗基地等,目前的育種依然集中在傳統的雜交育種技術方面,尚未建立完整的前沿生物育種體系。
據了解,對于分子育種技術、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基因組學等前沿生物育種技術,我國目前尚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同時,受制于企業規模和自身科研能力等原因,我國種子企業研發投入不足。
在招股書中,秋樂種業稱,此次公開發行股票,2.3億元募集資金中將安排2.22億元用于生物育種研發能力提升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物育種研發中心、種質資源庫、新品種選育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統。
該項目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公司自主科研創新能力,圍繞高產、穩產、綜合抗性好的育種目標,開展種質資源改良創新、先進育種技術的利用與創新研究及優良品種的選育工作,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分子育種技術和傳統育種技術的充分結合,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進一步增強公司商業化育種能力,培育一批符合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優質植物新品種,提升核心競爭力。
有專家認為,秋樂種業此番借力資本市場,不只是會全面提升自主科研創新能力,讓種業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也將成為河南“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有生力量。特別是去年以來,河南省在種業領域動作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