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先鋒黨員徐朋飛:寧愿苦干,不愿苦熬

        2021-12-0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吳瑞霞


        2020年底,鞏義市基層換屆工作結束。魯莊鎮29個村,新當選了6個85后黨組織書記,當時,他們意氣風發,表決心、亮承諾,給鞏義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一年過去,尤其是在經歷過抗汛、抗疫雙線大考后,他們是否情懷依舊?12月的第一天,記者又一次踏上了魯莊這片豐饒美麗的土地,該鎮黨委副書記董明輝對年輕黨組織書記的工作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后說:“想了解他們的履職情況,就去念子莊村吧,徐朋飛是其中一員,干得好不好,讓群眾說,變化大不大,看實事。”

        當好創新“領頭羊”:村口牌子掛起來,路燈亮起來

        念子莊村,位于魯莊鎮西北2.1公里處,徐朋飛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首先是要在村口做村牌,安路燈,使村莊有個新形象。

        想法有了,資金從哪來?那段時間,群眾經常看到徐朋飛帶著“兩委”干部,進企業,訪鄉賢,籌到十幾萬元后,帶著黨員拿鐵鍬,拿羊鎬,挖基坑,澆筑混凝土,能動手干的絕不花錢找人,節省了一大筆開支。村里人說:“我們村里光棍多,就是因為村口不好認,小姑娘都跑錯村了。”“群眾的話雖然有點調侃的味道,但在我的記憶里,晚上,經常有本村群眾摸不著路口的事發生,我老早就有個愿望,建個村牌,讓念子莊村幾個大字入眼、入心。”

        念子莊的村牌,簡約,大氣。讓徐朋飛感動的是,村牌竣工那天,村里十幾個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聚集在村口,有的還拄著拐杖。他們拿著對聯、提著燈籠,往上貼、往上掛。當“念子莊村、聽黨話、跟黨走”幾個大字亮起來的時候,徐朋飛看到老人們的眼里泛著淚花。

        與村牌同時竣工的還有路燈。如今的念子莊村,一到晚上,300盞太陽能路燈同時亮起,已成了該村的一景。據悉,“7.20”特大暴雨自然災害發生后,這300盞路燈發揮了大作用,當時停電,太陽能路燈讓群眾自救有“亮”點,不那么怕了,還有了安全感。

        當好擔當“領頭羊”:把扶貧車間蓋起來,把違建拆起來

        在念子莊村委大院的薄荷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忙碌,成堆的薄荷被粉碎后裝包,直接出口了,工人們喜滋滋的。中林院薄荷種植研究基地就坐落于念子莊村,該基地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大大增加了群眾及村集體收入,目前已流轉土地300余畝。

        上任后,讓徐朋飛頭疼的還有一件事,薄荷產業發展前景好,但是加工車間小,村里沒有建設用地,難題怎么破?那段時間,一有空,徐朋飛就在村里轉悠,最終,把眼光盯上了老祠堂,拆了祠堂建車間的想法一說,首先是家里人反對,祠堂是能隨便拆的?那不是大逆不道嗎?接著是老人們的反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說拆就拆,就不怕遭報應?

        “我當時想的是咋能帶著鄉親們把日子過好,祠堂閑置著,荒草胡坡,影響村里的形象不說,還堵著一條富裕路,掂量幾掂量,還得拆。”徐朋飛算了一筆賬,大車間蓋好后,不但能再流轉一部分土地,還能優先安排貧困群眾就業,村集體一年還會多出幾萬元收入,把收入拿來完善村基礎設施,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受益的還是老百姓。

        記者在現場看到,昔日老祠堂,已經被一個鋼結構的大車間代替,占地1000平方米的大框架已經完成,年底前即可投入使用。

        漫步念子莊,村道整潔,農戶門前寬敞。在所有的工作中,拆違工作是一塊真正難啃的“硬骨頭”,拆違建,是徐朋飛上任后干的又一件大事。說起拆違,徐朋飛有許多感慨:“難就不說了,工作做到家了,村民們也都識大體,我們先從難纏戶開始,4天拆除30多處,鄉親們都挺給我面子的,那就是工作的動力。”

        當好奉獻“領頭羊”:寧愿苦干,不愿苦熬

        念子莊人都說,徐朋飛在擔任黨組織書記之前,收入高,工作相對清閑,人雖然黑,但不像現在,頂著一頭白發,30多歲的人,愣是有了中年人的滄桑。

        村委委員馮改桃、監委會委員姚書勤,掰著手指,一一道來:“我們村的老黨員統計過,徐書記一年不到的時間,領著干了十幾件大事,村里有7眼機井,原先管理混亂,水費價格不等,群眾怨聲載道,徐書記走組串戶,收集老百姓意見后,把機井的管理權收到了村里,統一了水費標準;還有,村里一度治安不好,曾有過群眾的私家車和收割機被點燃現象發生,沒有車庫的人晚上都睡不踏實,半夜起來看車的情況時有發生,徐書記帶領大家伙安了監控10余個,這樣的事還有……”

        馮改桃和姚書勤,還提到了徐朋飛的那場病:“抗汛、抗疫,徐書記始終沖在前,把村當成了家,餓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礦泉水,由于長時間熬夜、精神高度緊張,突發心梗后被急救。有人勸他說:‘別這么傻,你倒了立馬有人頂替你。’他微微一笑,‘村支書不叫官,只是老百姓的孩子,我的職責就是讓老百姓越過越好,都說百姓心中有桿秤,百姓心中的秤也從不會缺斤少兩。’徐書記常說的一句話是寧愿苦干,不愿苦熬。’”

        念子莊村還有許多顯而易見的變化,村委門口硬化,重建村委大門,黨建陣地提質升級等,徐朋飛常勸誡班子成員,村里不富裕,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把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不要總是向政府伸手。徐朋飛,話里話外都和老百姓的福祉有關。他表示,接下來,會進一步理清村集體資產管理權屬,清理盤活資源,追繳無償占用集體資產、廢止低價合同等遺留問題,探討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利用薄荷加工車間遷入新址這個契機,高標準打造群眾的文化、娛樂、健身場所。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鄉村振興的成色。如今的徐朋飛他們,已經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有志青年,變成了鄉村治理的“多面手”、“領路人”,他們身上,彰顯著85后黨組織書記的理想和擔當。每一天,他們都在揮灑著青春和汗水,在不懈的奮斗與生動的實踐中書寫著強村富民的新篇章。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