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眾志成城守家園,基層干部筑起“紅色堤壩”

        2021-07-2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平日里較弱的女子,暴雨中,卻變成了百姓強悍的守護者;自己家廠子里的損失上百萬了,卻一直在一線救助他人;5個小時,他們完成了2萬多居民的安全轉移……

        他們用心守護百姓的安全,

        百姓們叫他們“英雄”。

        近日,鄭州市遭遇了歷史極值的暴雨災害侵襲。面對巨大災情,全市基層干部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堅守一線、沖鋒在前,不畏生死、迎難而上,全力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硬核”擔當筑起“紅色堤壩”。

        他們是守護者 全力守護人民生命安全

        7月20日晚,滎陽市京城路街道騰飛街社區黨總支13名“娘子軍”,在黨總支書記萇利敏的帶領下,冒雨巡查各個小院、道路時,發現位于索河路與工業路交叉口道路中間的兩個窨井蓋被大水沖開,地下水往上冒,行人車輛還在不斷經過,情勢十分危急。她們立即用身軀拉起“人墻”做警戒線,指揮行人車輛繞行,由于水流湍急,警示標志無法固定,她們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用她們弱小的身軀,守護著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像這樣的瞬間,鄭州這幾天處處可見——

        防汛攻堅戰打響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汛情、雨情、災情,鄭州市廣泛動員、層層發動,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采取最科學、最全面、最嚴密的防范措施,層層織密防控體系、壓實工作責任,廣大黨員干部帶隊迅速展開巡查排查,緊盯堤壩、橋梁、涵洞、護坡、老宅、房屋因浸泡導致的裂縫等各類風險點位,逐戶排查險情、逐人確定安全,對可能涉及危險的立即采取果斷措施,消除死角、覆蓋盲區,確保不在“麻繩最細處”出現安全隱患。

        7月19日晚,新密市降雨連續加劇,新密市來集鎮蘇砦村黨總支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組織鏟車及時清理上河橋漂浮雜草、雜物,保障水流暢通,隨著雨水加劇,在橋兩頭拉出警戒線,“兩委”干部帶頭值守。黨總支書記蘇廣輝帶頭,組織“兩委”成員、黨小組長、聯戶代表分頭逐戶排查,緊盯3個關鍵地點水位警戒線,及時向上級報告水情。蘇廣輝蹚著過腰的洪水在幾個關鍵點來回奔波,腳上磨出了水泡,咬牙堅守在抗洪一線。當家人哭訴著打來電話,“廣輝,咱廠里損失目前至少有幾百萬,你快回去看看吧”的時候,他卻說:“百姓生命安全都面臨危險了,幾百萬財產損失算得了什么!”

        中牟縣韓寺鎮位于鄭州市海拔最低處,緊鄰賈魯河。7月20日夜,接到常莊水庫泄洪通知后,鎮黨委書記郭宏領、鎮長王坤親自掛帥,全體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與包村干部、村組干部逐村逐戶做工作,緊急開展群眾疏散撤離,用5個小時完成12個村莊、4921戶、23764名群眾的撤離工作。同時,與養老院、衛生院、鎮區學校緊密對接,緊急設置集中安置點,成立臨時黨支部,招募志愿者120余人,確保群眾搬得出、吃得飽、住的穩。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成治安巡邏隊,對已搬出村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確保不漏一人,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轉移群眾

        他們是逆行者 不遺余力救援生命

        面對滔滔洪水,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無懼艱險、迎難而上,沖在搶險第一線、抗洪最前沿,哪里有需要,他們就奔向哪里,哪里有群眾的呼聲,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汜水鎮位于滎陽的西北部,地勢較低。當洪水從鞏義市米河鎮、滎陽市高山鎮、上街區等地急速沖來時,鎮區積水最深處達到4米多。汜水鎮機關黨員干部面對突發的洪水災害,奮不顧身沖進暴雨山洪中。“救人!救人!只要能救人,啥都不重要!”連續幾天幾夜沒合眼,站在鏟車上救人的鎮黨委書記趙紅星滿腦子是“救人”兩個字。救生艇到不了的地方,黨員干部們就并著膀子逆著急流往前沖,連續三天三夜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先后轉移安置群眾近4000人。

        加固大壩

        同樣的,在登封告成鎮,這里承接登封全境絕大部分的水系、水庫的泄洪壓力,防汛任務和壓力巨大。經歷特大暴雨的日子里,河水上漲、道路阻塞,停水、停電、網絡無信號、電話不暢通等問題接踵而至。鎮組織委員歐陽曉娜3天2夜沒有合眼,帶著幾名機關干部在齊腰深的洪水中,奔赴在每個群眾的受困點,急切地組織著群眾撤離。等不及救援設備的年輕干部韓鵬程,憑著自己的水性獨自游向積水深處營救群眾。告成鎮八方村黨支部書記高文濤帶領兩名村干部,靠著繩索和救生衣,背出了潁河邊上的一老一少受困者。

        7月20日,一整天都在與洪水搶人的新密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楊旭恒來不及休息,再次出警。行至灣子河村路段時,因水位劇增,視野模糊,道路損毀,連人帶車被急流沖走,失去聯系。新密市局連夜搜救,在被沖走的3里外的一廢棄鋁廠墻柱上,救回了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忍受饑餓和洪水浸泡,與洪魔抗爭10余個小時的楊旭恒。在啟動防汛應急響應的五十多個小時內,他始終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出警16起,救助群眾50余人。

        在受災比較嚴重的二七區侯寨鄉,黨員自發組成“急救先鋒隊”,配合鄉黨委緊急下沉轄區一線各處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動用機械、運輸作業車輛30余輛,沙袋800余袋,救援工具230余把,沖鋒舟14艘,救生衣、救生圈80余件,救援被圍困群眾。截至7月21日凌晨,“急救先鋒隊”連夜作戰,在停電的情況下,挨家挨戶通知1—33樓層住戶撤離,1萬余名群眾已成功撤離至安全區域。

        他們是引領者 帶領群眾重建家園

        暴雨過后,災后恢復重建是最為重要的任務,也是廣大群眾最迫切的事情。基層黨員干部以“汛”為令、聞令而行,在洪水尚未退去、災情隨時發生的時刻,毅然沖到災情最嚴重的地方,迅速組織力量,對路基塌陷、居民樓和房屋裂縫等各種隱患排查、搶修,帶領群眾開展通行、通水、通電、通信以及積水橋隧和居民小區排澇等“四通一排”工作,力爭用最短時間、以最快速度恢復正常運轉,讓廣大群眾生產放心、生活安心。

        排查隱患

        鞏義市米河鎮是本次災情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暴雨稍有減弱,鎮黨委就迅速組織力量搭起“便橋”,讓救援人員直奔救災一線。救助物資一到,第一時間設立救災點,為群眾發放各類生活物資。天一放晴,就組織300余名基層黨員干部,分赴各家各戶帶領群眾清理家園、重建家園。目前,米河鎮區的通信、電、路已經基本恢復,小吃攤、油條攤正常營業。

        恢復農田水利設施

        鄭東新區龍子湖辦事處轄區內多地不同程度受損受淹,水災過后淤泥堆積,環境被污染,嚴重影響了居民群眾正常生產和生活。辦事處黨工委積極發動轄區物業、高校、公共單位等300余名志愿者,集中力量進行應急搶險、維護交通、運送物資、災后重建等志愿服務,向受災群眾發放礦泉水14665件,火腿面包方便面等2214箱,組織排水約1560萬立方,清理道路2000余米,處置隱患點45處,迅速恢復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發放物資

        清理道路

        中牟縣大孟鎮李南溪村,540個大棚全部進水,其中420個倒塌,水最深處有齊腰深。在洪水得到控制、水位開始回落后,該村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開展大棚自救。鎮黨委調來7臺抽水機,加上調集的本村村民的抽水機,共20多臺24小時不間斷抽排積水。李南溪村黨支部書記李海林說,“大棚就是咱們老百姓的命根子。大家抓緊時間排水,黨員干部辛苦點沖在前,大棚能搶救一個是一個!”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清理排水通道

        當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洪水災害侵襲時,廣大黨員干部沖在了前面,同時間賽跑、與洪水較量,戰斗在搶險救災的最前沿,留下了一串串“逆行”的最美足跡,寫下了一首首鏗鏘有力的戰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文 鄭州市委組織部供圖



        分享到: 編輯:古樺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