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經濟與生態建設推動城市轉型升級逐漸成為趨勢,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內陸城市,該如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面對這個新命題,正在邁向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市,開展了一系列探索。
今年9月,“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揭牌。這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打造區域增長極的重要舉措。
中原科技城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龍湖組團,總占地面積約16.4平方公里。以智慧島為中心、以龍湖北部片區為示范區、以科學谷為拓展區,這片區域整合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形成“一體兩翼”整體布局,做強“中原科技帶”。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為此,鄭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印發了《關于實施“黃河人才計劃”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的意見》,鄭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中原科技城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的實施意見》。
選擇“科技與人才政策”雙向發力,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挑戰,加快塑造以科技創新為根本驅動力的現代經濟體系,是鄭州緊跟時代步伐、全面崛起的路徑選擇。
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說,鄭州將以最大誠意、最優服務、最好政策,把生態最好、價值最高、公共服務最優的地方讓位給科技創新,讓科創產業、科技人才能落地、留得住、發展好。
作為鄭州城區主干道的金水路,一直以來以行政機關、商貿酒店眾多而聞名,隨著河南省自貿區鄭州片區的掛牌,這里也集聚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
“一方面是想反哺家鄉建設,另一方面是看重鄭州的區位優勢和人才潛力。”APUS公司創始人李濤說。APUS落戶鄭州,在中原科技城設立其全球第二總部,目標就是要在“平臺+生態”戰略的基礎上發展“北京+鄭州”的雙總部模式,將鄭州總部建設成為APUS生態平臺的重要節點和踐行數字“一帶一路”的橋頭堡。
在鄭東新區智慧島大廈,來自江西的郝竹林正忙著研發新產品。郝竹林曾在上海一家知名企業擔任算法專家,主導和開發過多個算法和數據建模項目。今年5月,他入職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這兩年,鄭州出現了很多新公司和算法業態,這種發展速度是我沒想到的。”郝竹林說,雖然來鄭州工作時間不長,但感覺這里的工作環境不比其他大城市差,很有吸引力。
“鄭東新區對科研機構的扶持力度很大,一直在積極地幫我們解決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表示,研究院落戶鄭州一年多的時間里,引進了很多高端人才,保持了良性發展勢頭。